子夜吴歌·冬歌

〔唐代〕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作品简介

《子夜吴歌·冬歌》是李白《子夜吴歌》组诗的最后一首,以寒冬为背景,刻画了一位女子连夜为戍边丈夫赶制冬衣的感人场景。前两句点明时间紧迫,"一夜絮征袍"突显妻子对丈夫的牵挂;中间两句通过"素手抽针冷"的细节描写,生动表现劳作艰辛;最后两句寄托深情询问,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家国情怀。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的细微描写,展现了战争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牺牲与坚韧。

创作背景

《子夜吴歌》是南朝乐府旧题,李白沿用此题创作了四首分咏四季的诗。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约8世纪前期),当时唐朝与吐蕃等周边民族战事频繁。李白沿用南朝乐府《子夜歌》传统,以四季为序创作组诗,本首为冬之歌。诗中"临洮"(今甘肃岷县)是唐代西北边防重镇,"驿使"指传递军情的信使。诗人通过征妇制衣的典型场景,既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关怀,也暗含了对和平的渴望,反映了盛唐时期边塞诗的人文关怀特色。

翻译注释

翻译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

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

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注释

(1)驿:驿馆。

(2)裁缝:指裁缝好的征衣。

(3)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全文拼音版

··dōng
míngzhāo驿使shǐzhēngpáo
shǒuchōuzhēnlěngkānjiǎndāo
cáiféngyuǎndàodàolíntáo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子规

〔唐代〕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子规

〔宋代〕余靖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憀自束,为尔忆家园。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先秦〕左丘明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子规

〔唐代〕杜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