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作品简介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创作背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即诗题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盖是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水流清澈,回荡隐约犬吠;桃花繁盛,满带浓艳露水。

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正午静寂,钟声却未听到。

野竹分开青雾直穿蓝天,飞瀑挂在碧绿山峰之上。

无人明知道士去处。只好依仗古松,排遣万端愁思。

注释

(1)吠:狗叫。

(2)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3)树深:树丛深处。

(4)时:偶尔、有时。

(5)青霭:青色的云气。

(6)倚:靠。

全文拼音版

访fǎngdàitiānshāndàoshì
quǎnfèishuǐshēngzhōngtáohuādàinóng
shùshēnshíjiàn鹿wénzhōng
zhúfēnqīngǎifēiquánguàfēng
rénzhīsuǒchóuliǎngsānsōng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访秋

〔唐代〕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访益上人兰若

〔宋代〕严羽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