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门秋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羁旅抒怀诗。此诗以郢门(今湖北江陵)秋景为背景,抒写客愁与超脱之思。开篇“巴月三成弦”点明客居已久,朔风摇落烘托漂泊之悲;“杳杳山外日”四句以苍茫江天、迷途洞庭、雁度潇湘的辽阔意象,拓展愁绪的时空维度;后段转写人生哲思,“万化推迁”慨叹世事无常,“空谒苍梧”“徒寻溟海”暗喻求仕求仙皆成虚妄;结句“游五湖”“濯沧浪”以范蠡隐逸典故收束,表明归隐决心。全诗情感沉郁而境界雄浑,将个体羁旅之愁升华为对生命归宿的终极思考。
郢门秋怀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郢门秋怀》此诗作于李白晚年(约公元759年)流放夜郎遇赦后,途经郢门时所作。时安史之乱未平,诗人年近花甲,壮志未酬而漂泊西南。“巴月三成弦”指滞留巴蜀三月,暗含遇赦后归程的艰辛;“空谒苍梧帝”化用舜帝南巡葬于苍梧典故,暗喻曾献赋朝廷却未被重用;“蓬海浅”“三桃圆”反用麻姑见东海三变桑田、西王母仙桃三千年一熟之典,自伤岁月空老。全诗交织着客愁、失意与超脱之思,是李白晚年诗风趋于沉郁苍凉的典型代表。
翻译注释
翻译
来到荆州客旅,到今天已经一个多月了,月亮也变换三次姿势——上弦下弦,如同小船来回荡。
现在北风正紧,树木落叶萧萧,出门在外不容易,想回家了。
山外的太阳是那么遥远,江上的天空是如此空旷,没有依靠的感觉真不是好滋味。
洞庭湖水使人着迷,秋归的大雁也乘着云雾来到潇湘洞庭。
这里幽静清旷,是个修真养性的好地方,我的爱好经历多年也没有改变。
人生百年,变化万千,绵绵不断。
此行既没有寻找到仙人,也没有感受到舜帝灵魂的昭示。
沧海桑田,你可见到海水变浅?你可见到王母的仙桃已经成熟了三回?一回就需要经历三千年!
仙人在那里?找你找得太辛苦,扪胸倚剑,仰天长叹,顾影自怜。
我仍然要游走遍大地,游遍江河湖海,做个自由的隐士,濯足沧浪。
注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赠别王十七管记
故交吾未测,薄宦空年岁。
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
堂中皆食客,门外多酒债。
产业曾未言,衣裘与人敝。
飘飖戎幕下,出入关山际。
转战轻壮心,立谈有边计。
云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递。
星高汉将骄,月盛胡兵锐。
沙深冷陉断,雪暗辽阳闭。
亦谓扫欃枪,旋惊陷蜂虿。
归旌告东捷,斗骑传西败。
遥飞绝汉书,已筑长安第。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
勿辞部曲勋,不藉将军势。
相逢季冬月,怅望穷海裔。
折剑留赠人,严装遂云迈。
我行将悠缅,及此还羁滞。
曾非济代谋,且有临深诫。
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眇忆青岩栖,宁忘褐衣拜。
自言爱水石,本欲亲兰蕙。
何意薄松筠,翻然重菅蒯。
恒深取与分,孰慢平生契。
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
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沦替。
适赵非解纷,游燕往无说。
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
倏若异鹏抟,吾当学蝉蜕。
薄命女·天欲晓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桧风·羔裘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暮。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