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四皓墓

〔唐代〕李白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

园绮复安在?云萝尚宛然。

荒凉千古迹,芜没四坟连。

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

陇寒惟有月,松古渐无烟。

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怜。

作品简介

《过四皓墓》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怀古诗,通过探访商山四皓(秦末隐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的墓地,抒发了对隐士高风与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荒凉千古迹”与“云萝尚宛然”形成时空对照,“木魅风号”“山精雨啸”以鬼神意象渲染荒寂氛围,尾联“紫芝高咏罢”借四皓采芝而歌的典故,追问青史留名与当下荒凉的终极意义。全诗在游仙的飘逸中注入深沉的历史虚无感,体现了李白诗风由豪放转向悲慨的变化。

创作背景

《过四皓墓》此诗作于李白晚年(约天宝十二载,753年)自梁宋西游商洛时。四皓墓位于陕西商县,是汉代以来文人追慕隐逸的象征。安史之乱前夕,李白政治理想破灭,诗中“炼金鼎”“闭玉泉”暗喻自己求仙访道、报国无门的双重失落。“今日并如此”的慨叹,既是对四皓身后寂寥的伤悼,亦是对自身命运的预判——三年后,李白病逝于当涂,终成“青史旧名传”的谪仙人。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来到商山看洛水,到幽静之处访神仙。

甪里先生、夏黄公、东园公和绮里季如今在哪里?只有山上的萝藤依然茂密。

山上四座荒芜的坟墓相连,成了千古荒凉的遗迹。

他们当初在这里炼金丹,什么时候金丹成而玉泉闭?

只有寒山映照着明月的冷光,千年古松也枝叶枯干,失去了往日的氛氲。

山中只有妖魔鬼怪在兴风作浪。

曾经高声咏唱的紫芝歌已经停息,但是,高洁的英名却万古流传。

现如今的政治局面酷似当年,历史循环,让人悲伤!

注释

(1)商洛:谓商山、洛水之间。

全文拼音版

guòhào
xíngzhìshāngluòyōu访fǎngshénxiān
yuánānzàiyúnluóshàngwǎnrán
huāngliángqiānfénlián
liànjīndǐngniánquán
lǒnghánwéiyǒuyuèsōngjiànyān
mèifēngháoshānjīngxiàoxuán
zhīgāoyǒngqīngshǐjiùmíngchuán
jīnbìngāizāixìnliá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相关推荐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广陵驿

〔元代〕萨都剌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过伊仆射旧宅

〔唐代〕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

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

幽泪欲干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

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宋代〕黄庭坚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行香子·过七里濑

〔宋代〕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