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亭

〔唐代〕李白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作品简介

《谢公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李白游宣城时。首联写谢朓、范云当年离别之地犹在,目睹此处景物不免生愁;颔联浑括地写出了谢公死后亭边的景象,以青天、明月、空山、碧水构成开阔而又带有寂寞意味的境界;颈联描绘谢公亭春秋两季佳节良宵的景物,其中寓有怀古情思;尾联写在缅怀遐想中,似乎依稀看到了古人的风貌。《谢公亭》全诗表现了作者对人间友情的珍视,也表现了李白美好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志趣情怀。

创作背景

谢公亭是为纪念谢朓所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谢公亭》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谢亭曾是谢朓与范云离别之处,我每当看到这里的风景就不禁生愁。

主客分别,已是青天明月;人去山空,只见碧水清流。

池畔的杂花,映着春天的朝阳;窗外的竹林,夜里像在秋风中鸣个不休。

我与古人息息相接,高歌一曲纪念谢公与范云的此地旧游。

注释

(1)谢公:一作“谢亭”。

全文拼音版

xiègōngtíng
xiègōngbiéchùfēngjǐngměishēngchóu
sànqīngtiānyuèshānkōngshuǐliú
chíhuāchūnyìngchuāngzhúmíngqiū
jīnxiāngjiēcháng怀huáijiùyóu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谢池春·残寒销尽

〔宋代〕李之仪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谢中上人寄茶

〔唐代〕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谢池春·壮岁从戎

〔宋代〕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