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品简介

《行路难·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乐府诗代表作,集中展现其豪迈与苦闷的复杂心境。全诗以"金樽玉盘"的奢华宴饮起笔,"停杯拔剑"的激烈动作突显精神苦闷,"冰塞雪满"的象征性障碍强化现实困境,终以"长风破浪"的壮阔想象完成自我超越。诗人将《行路难》古题翻出新意,七言与三言句式的交错运用形成情感跌宕,其"济沧海"的终极宣言成为盛唐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图腾。

创作背景

《行路难·其一》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时,时年44岁的诗人政治理想受挫。诗中"垂钓碧溪"用姜尚遇文王典,"乘舟梦日"指伊尹受商汤聘前的梦境。作为乐府诗改革的典范,其"破浪济海"意象被周恩来青年时代化用为"大江歌罢掉头东",日本《和汉朗咏集》亦收录此诗名句。明代胡震亨《李诗通》评:"太白《行路难》壮浪纵恣,摆去拘束,盖天授非人力也。"

翻译注释

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注释

(1)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2)清酒:清醇的美酒。

(3)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4)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5)直:通“值”,价值。

(6)箸:筷子。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这两句暗用两个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碧,一作“坐”。

(8)多歧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一作“岐”。安:哪里。

(9)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0)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全文拼音版

xíngnán··
jīnzūnqīngjiǔdǒushíqiānpánzhēnxiūzhíwànqián
tíngbēitóuzhùnéngshíjiànxīnmángrán
huángbīngchuānjiāngdēngtàihángxuěmǎnshān
xiánláichuídiàoshàngchéngzhōumèngbiān
xíngnánxíngnánduōjīnānzài
chángfēnglànghuìyǒushízhíguàyúnfāncānghǎi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相关推荐

赠从弟·其二

〔两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