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是清代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此篇抒发了出使万里荒漠,与妻子分离的痛苦之情。上片写年来大半在天涯空度,岁月流逝,徒增白发。下片写离愁别恨。用虚设之笔,写离魂还家,妻子瘦削。全词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凄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戌,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这首词大约作于此行中。
翻译注释
翻译
没有楚天千里清秋。没有执手相看泪眼。只有阴山,胡马难度的阴山。这里,猎猎的风,将你的寸寸青丝吹成缕缕白发。岁岁年年,你望见的是连绵千万里的黄沙,人在天涯。
魂牵梦绕中,你将她翩翩的像打开。一遍遍回想,她的温柔她的笑。直到地老天荒,直到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发不出声音来了。
注释
(1)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
(2)绿鬓:谓乌黑发亮的头发。古人常借绿、翠等形容头发的颜色。
(3)斗:斗取,即对着。
(4)霜花:谓白发。
(5)强半:大半、过半。
(6)金屈戌:屈戌,门窗上的环钮、搭扣。此谓金饰(即铜制)脚屈戌,代指梦中思念的家园。
(7)玉鸦叉:即玉丫叉。丫叉,本为树枝分叉之处,后泛指交叉形象的首饰。这里谓“玉鸦叉”是借指闺里人之容貌。
(8)生怜:谓看着画图上她那消瘦的身影而生起怜惜之情。生怜,可怜。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初下瓦跳珠,归时冰颗乱粘须。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浣溪沙·路转峰回出画堂
路转峰回出画堂,一山枫叶被残阳。看来浑未似秋光。
隔座听歌人似玉,六街归骑月如霜。客中行乐只寻常。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赴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