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唐代〕李白

【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其二】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其三】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注释

(1)侍郎叔:即刑部侍郎李晔,李白的族叔。

(2)竹林宴:用阮籍、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晋书·阮咸传》:“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

(3)小阮:即阮咸,竹林七贤之一,是阮籍的侄子。此以以阮籍比李晔,自比阮咸。

(4)清狂:纵情诗酒,无拘无束。

(5)桡乐:谓舟子行船之歌。桡:舟揖。

(6)刬却:削去,铲平。

(7)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湘山,在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

(8)湘水:湘江。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指洞庭湖水。

(9)巴陵:唐县名,今湖南岳阳。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拼音版

péishìlángshūyóudòngtíngzuìhòusānshǒu
jīnzhúlínyànjiāxiánshìláng
sānbēiróngxiǎoruǎnzuìhòuqīngkuáng
èr
chuánshàngráoyuèxīnfànyuèguī
báiōuxiánzhēngjiǔyánfēi
sān
chǎnquèjūnshānhǎopíngxiāngshuǐliú
língxiànjiǔzuìshādòngtíngqiū

作品简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描写了李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第一首诗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抒写仕途不通的感慨,欲借酒以排遣愁绪;第二首诗描绘了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第三首诗运用独特的奇想,铲去人生坎坷障碍,用无穷尽的醉酒刷掉心头的愁闷。全诗层次分明而又环环相扣,构思独特,情景交融,意境开阔。

创作背景

乾元二年(759)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遇赦获释,迫不及待地返至江陵。直到岳阳,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于是李白、族叔李晔和被砭官的友人贾至一起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了月夜游洞庭湖的三首七言绝句,诗中以阮籍、阮咸叔侄喻李哗及己,抒写其豪兴。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代〕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

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

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

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

何补参军乏,欢娱到薄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