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定楼遇急雨》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诗人宦游蜀地期间,通过描写南定楼遇雨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绪和仕途迷茫的感慨。首联"行遍梁州到益州"概述多年宦游历程;颔联"江山重复争供眼"以壮阔笔法写巴蜀山水,而"风雨纵横"又暗示人生坎坷;颈联"人语朱离逢峒獠"展现异乡风土,暗含疏离之感;尾联"天涯住稳归心嬾"则道出欲归不能的矛盾心理。全诗气象雄浑而情感沉郁,体现了陆游诗歌"豪荡丰腴"的特色。
南定楼遇急雨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嬾,登览茫然却欲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四月,陆游还没去叙州做刺史,二月间又得宋孝宗召命,叫他东归。作者途经泸州,登南定楼,骤雨忽来,四顾茫茫,心中凄迷,遂即景作下了该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走遍了梁州到益州的路程,今年又来到泸州游览。
大江蜿蜒,满目的青山重重叠叠,似乎争着闯进眼帘。忽然,狂风卷着雨点,纷纷乱乱地横扫进楼中。
遇到了少数民族的人,难以理解他们的语言。驶向吴地的船只行船,鼓桨发出号子声和摇橹声。
自己在天涯飘零了这么多年,连归去之心也变得慵懒。如今来登此楼,四顾茫然,却又有那么浓烈的思乡之情。
注释
(1)南定楼:据《舆地纪胜·潼川府路泸州》载,“南定楼在州治,晁公武取诸葛《出师表》中语为名。”定,原作“亭”,据钱仲联校注本改。其注引《老学庵笔记》卷三称:“泸州,自州治东出芙蓉桥,至大楼曰南定,气象轩豁。”
(2)梁州:古九州之一。蜀汉以后置梁州于汉中。
(3)益州:此处指成都。
(4)泸:泸水,指金沙江经泸州这一段的江流。
(5)朱离:同侏离,中国古代西部民族的音乐。《后汉书·南蛮传》载:“语言侏离。”此处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6)峒:南方少数民族所居地。
(7)棹歌:鼓桨而歌。棹,船桨。
(8)欸乃:象声词,摇橹声。欸。原作“款”,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9)登览:登高览胜。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南歌子·感旧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南浦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南乡子·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南乡子·山果熟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南乡子·兰棹举
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渌酒一卮红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