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八首·其三

〔唐代〕李白

裂素持作书,将寄万里怀。

眷眷待远信,竟岁无人来。

征鸿务随阳,又不为我栖。

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

何如投水中,流落他人开。

不惜他人开,但恐生是非。

作品简介

《感兴八首·其三》是李白以闺怨题材寄寓政治失意的独特诗作。全诗通过“裂素作书”的意象展开,以女子苦待远信的缠绵笔触,隐喻诗人对君臣遇合的渴望。“征鸿随阳”暗讽趋炎附势之徒,“蠹鱼坏题”象征才华被岁月消磨的焦虑。尾联“不惜他人开,但恐生是非”更将情感升华至对现实政治环境的警惕,在婉约中暗藏锋芒。李白巧妙化用乐府传统,以男女喻君臣,在私人化叙事中投射出士人普遍的精神困境。

创作背景

《感兴八首·其三》此诗创作于李白晚年(约乾元年间),经历安史之乱与流放夜郎的磨难后,诗人对政治沟通已产生深刻怀疑。诗中“万里怀”暗指曾向朝廷陈情的奏疏,“竟岁无人来”影射肃宗朝对旧臣的冷落。“蠹鱼坏其题”暗喻永王璘事件后自身名誉受损的处境,而“恐生是非”更是对当时严酷政治环境的真实写照。全诗堪称李白用浪漫笔法书写现实危局的典范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裂开素绢写封家书,将寄给万里之外的心上人。

依恋你啊,等待你从远方差来信使,一年过去了却没有送信的人来。

征鸿跟着太阳飞,又不在我居住的地方栖息。

把信放在针线箧里,蠹虫把封题笔迹都弄坏了。

不如把信投如水中,流落到它处,让别人折开。

并不怕他人开信封,只怕会生是非。

注释

全文拼音版

gǎnxìngshǒu··sān
lièchízuòshūjiāngwàn怀huái
juànjuàndàiyuǎnxìnjìngsuìrénlái
zhēng鸿hóngsuíyángyòuwèi
wěizhīzàishēnqièhuài
tóushuǐzhōngliúluòrénkāi
rénkāidànkǒngshēngshìfēi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相关推荐

感事

〔宋代〕陈与义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

〔宋代〕辛弃疾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金盏起,为君寿。

感愤

〔宋代〕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感事

〔明代〕袁宏道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陈子昂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感旧·其二

〔清代〕黄景仁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