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十咏·慈姥竹

〔唐代〕李白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作品简介

《慈姥竹》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句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慈姥竹从石缝中钻出、茂盛竹枝叶缭绕轻烟辉映江岛的景致;三四句写青翠的竹色倒映在碧波之中水更绿、风吹竹声带来一片早春寒意;五六句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之声,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好;末两句借蒲柳与慈姥竹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蒲柳易凋谢、慈姥竹坚贞高洁的图景。全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侧面烘托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在生动描写竹之美的基础上写人,明面赞颂了竹永葆本色的精神,实则象征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

翻译注释

翻译

野竹丛丛傍石而生,似烟霭掩映着慈姥山岛。

那翠色的落影使江波澄绿,虚声中使人感到寒冷来得太早。

竹制箫管能吹出龙吟的声音我未曾听到,但制成笛子吹出的凤曲应当更好。

希望你不要学蒲柳的早凋,而要保持自己的坚贞节操。

注释

(1)慈姥竹:又称“子母竹”。做箫笛较好竹种。产于安徽当涂县慈姥山而得名。常用以比喻母亲的抚爱。

(2)攒:通“钻”。

(3)虚声:空谷间的回声。意为秋风吹翠竹,令人过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寒意。

(4)龙吟:竹制笛吹出的声音,指笛声,似龙鸣之声。

(5)凤曲:指笙箫等细乐,美妙动听的乐曲。

(6)蒲柳:植物名,又名水杨。秋至而落叶。后用于比喻体弱或低贱。

(7)凋:萎谢。言蒲柳质弱,不胜秋风而早凋。

(8)贞心:坚贞不渝之节操。

全文拼音版

shúshíyǒng··zhú
zhúzuānshíshēnghányānyìngjiāngdǎo
cuìluòshēnshēngdàihánzǎo
lóngyíncéngwèitīngfèngchuīyīnghǎo
xuéliǔdiāozhēnxīnchángbǎo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姑苏怀古

〔唐代〕许浑

宫馆余基倚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姑恶

〔宋代〕范成大

姑恶妇所云,恐是妇偏辞。

姑言妇恶定有之,妇言姑恶未可知。

姑不恶,妇不死。

与人作妇亦大难,已死人言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