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姥竹》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句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慈姥竹从石缝中钻出、茂盛竹枝叶缭绕轻烟辉映江岛的景致;三四句写青翠的竹色倒映在碧波之中水更绿、风吹竹声带来一片早春寒意;五六句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之声,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好;末两句借蒲柳与慈姥竹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蒲柳易凋谢、慈姥竹坚贞高洁的图景。全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侧面烘托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在生动描写竹之美的基础上写人,明面赞颂了竹永葆本色的精神,实则象征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
姑孰十咏·慈姥竹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野竹丛丛傍石而生,似烟霭掩映着慈姥山岛。
那翠色的落影使江波澄绿,虚声中使人感到寒冷来得太早。
竹制箫管能吹出龙吟的声音我未曾听到,但制成笛子吹出的凤曲应当更好。
希望你不要学蒲柳的早凋,而要保持自己的坚贞节操。
注释
(1)慈姥竹:又称“子母竹”。做箫笛较好竹种。产于安徽当涂县慈姥山而得名。常用以比喻母亲的抚爱。
(2)攒:通“钻”。
(3)虚声:空谷间的回声。意为秋风吹翠竹,令人过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寒意。
(4)龙吟:竹制笛吹出的声音,指笛声,似龙鸣之声。
(5)凤曲:指笙箫等细乐,美妙动听的乐曲。
(6)蒲柳:植物名,又名水杨。秋至而落叶。后用于比喻体弱或低贱。
(7)凋:萎谢。言蒲柳质弱,不胜秋风而早凋。
(8)贞心:坚贞不渝之节操。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姑苏怀古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姑苏怀古
宫馆余基倚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姑恶
姑恶妇所云,恐是妇偏辞。
姑言妇恶定有之,妇言姑恶未可知。
姑不恶,妇不死。
与人作妇亦大难,已死人言尚如此!
姑孰十咏·牛渚矶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姑孰十咏·凌歊台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姑孰十咏·谢公宅
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姑孰十咏·望夫山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姑孰十咏·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姑孰十咏·丹阳湖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姑孰十咏·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