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这是一首赞美牡丹的词,抒发了词人观赏牡丹时欣喜的感受。上片写牡丹的非凡的倾城之色,下片写赏花人的恋情。词多用典故,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引人遐想。
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
红牙签上群仙格,翠罗盖底倾城色。和雨8泪阑干,沉香亭北看。
东风休放去,怕有流莺诉。试问赏花人,晓妆匀未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淳熙八年(1181) 冬,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旋即被劾罢职,自淳熙八年冬到绍熙二年(1191) 冬,辛弃疾在信州带湖赋闲达十年之久,这首词作于闲居带湖时期。
翻译注释
翻译
红牙签上标出仙品牡丹的标格,翠叶如盖呵护着倾城倾国的花色。花襁滴下雨珠,仿佛红泪流满香腮,像沉香亭北的美人一样凝视脉脉。
东风呀请你不要放过,怕黄莺儿鸣诉啭歌。请问赏花人:晓妆打扮的牡丹脂粉是否均匀。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2)雪楼:在稼轩带湖居宅。
(3)杨民瞻:疑为与范廓之同游于辛弃疾者。
(4)牙签:牙制的图书标签,以多种颜色以区分各种类别的书。此指花签。
(5)格:此指品格,标格。
(6)翠罗盖:此指牡丹茂盛的枝叶。
(7)倾城:形容女子艳丽,这里形容牡丹之美。明刘基《绝句漫兴》诗之一:“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
(8)和雨:连雨,带雨。
(9)阑干:此指泪流纵横的样子。
(10)沉香亭北看:化用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咏牡丹:“解得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沉香亭,唐开元中宫内亭名,多植牡丹。
(11)流莺:莺。流,谓其鸣声圆转。
(12)试问:请问。
(13)晓妆:此指牡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
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菩萨蛮·越城晚眺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苍间。
菩萨蛮·画屏重叠巫阳翠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朝暮几般心,向他情漫深。
风流今古隔,虚作翟塘客。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
菩萨蛮·东风忽骤无人见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苔粘金凤鞋。
翠鬟愁不整。临水间窥影。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