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唐代〕李白

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

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

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

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

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

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

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

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

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

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

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

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

作品简介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共计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李白于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夏,作《陈情赠友人》诗后之不久,即同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再度隐居徂徕山之竹溪。估计历有八九个月,于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暮春或初夏,自徂徕山归回兖州瑕丘家中。是年秋,张卿(张叔明)从徂徕山来探望李白,作有一首《夜宿南陵见赠》,李白回应酬赠《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一诗。是隔数月,韩准、裴政、孔巢父三人一同出山干谒兖州刺史,兼看望李白。三人还山,李白于兖州城东设帐宴饮饯行而作此诗。按诗中“雪崖滑去马”之语,此诗当作于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深冬。

翻译注释

翻译

小猎户埋兔夹子,怎么能捕到龙与虎?

所以,想青云直上的人,就要在山岩隐居高歌。

老韩你英才勃发,老裴你清真飘逸。

老孔你更是高山秀出,傲视群雄,你们都与云霞亲近。

高风峻节凌于古松之上,巨大的盘石上一床被子盖三人。

利斧碎冰,洗嗽寒泉,三人同穿二只竹屐。

时时或有诗兴,清净如云无心。

出山是对太守们作揖致个礼,管他什么官不官的,俺愉快俺长啸。

昨夜你们做梦了?梦里还山了?想山里的白云翠竹溪中明月了?

今天一早,我就在鲁城东门,围个布帐,搞些酒肉水果,为你们仨饮别。

要担心山崖有雪,别把马及骑在马上的人滑倒;那山径傍边的萝藤密密麻麻的,可能把路给遮盖了。

朋友们,想你们啊!相思就像春天的烟草,无边无际。

注释

(1)兔罝:捕猎野兔之网。

(2)青云人:青云,喻高。青云人犹青云士。指立德立言的高尚之人。

(3)云霞:云气。一作“烟霞”。

(4)峻节:峻,高也。峻节,犹高节,谓高尚的节操或高风亮节。

(5)同衾:衾,大被。同衾,犹“共被”。

(6)出山揖牧伯:牧伯:称州郡长官。揖:古代拱手平交之礼,长揖不拜。此句是谓韩准、裴政、孔巢父三人出自徂徕山之竹溪隐居处,来兖州治城瑕丘谒见兖州刺史。

(7)轻衣簪:轻:此谓轻视,不看重之意。衣簪:犹衣冠簪缨。古代仕宦的服饰,常借指官吏或世家大族。

(8)鲁门东:唐鲁国之都、兖州治城瑕丘城东门外。

(9)帐饮:谓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饯行。

(10)历乱:犹言纷乱,杂乱。喻心烦意乱。

全文拼音版

sònghánzhǔnpéizhèngkǒngcháoháishān
lièzhāngnéngguàlóng
suǒqīngyúnréngāozàiyán
hánshēngxìnyīngyànpéizihánqīngzhēn
kǒnghóuxiùchūyúnxiáqīn
jùnjiélíngyuǎnsōngtóngqīnpánshí
bīngsòuhánquánsānzitóngèr
shíshíhuòchéngxìngwǎngwǎngyúnxīn
chūshānzhǎngxiàoqīngzān
zuóxiāomèngháiyúnnòngzhúyuè
jīnchéndōngménzhàngyǐnjūnbié
xuěhuáluójìngguīrén
xiāngruòyāncǎoluàndōngchū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

〔唐代〕高适

岭外资雄镇,朝端宠节旄。

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

风霜驱瘴疠,忠信涉波涛。

别恨随流水,交情脱宝刀。

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

送田少府贬苍梧

〔唐代〕高适

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送友人入蜀

〔唐代〕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唐代〕王维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送东阳马生序

〔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唐代〕李白

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

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

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

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

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

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