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山人归泰山

〔唐代〕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作品简介

《送范山人归泰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句运用铺叙手法着重突出范山人抱白鹤回泰山的景致,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鸡”、“白犬”更美。第三四句描绘范山人抱白鹤与诗人的距离渐渐拉远,由近在咫尺,直至仍能清晰可见。第五六句讲述诗人巧妙地以红日为衬托,范山人抱白鹤仍能依稀可见。末两句描绘一幅云朵遮白鹤、人影望不及的远景。此诗在色彩的点染上颇具匠心。从诗人对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达出诗人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亦寄予出诗人对求仙学道的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范山人,李白在东鲁时的友人,名字、生平不详。李白诗中有《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之范居士,杜甫诗中《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之范十,与此范山人可能同为一人。此诗为李白辞朝归东鲁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东鲁范山人抱着求仙的愿望,告别我又要回到泰山。

入山群岩如片雪,山路杳在青崖间。

过去南天门,日观峰即可登攀。

多少云山可望不可及,此去不知何时回还?

注释

(1)鲁客:指范山人。

(2)杳:远。

(3)天门:指泰山的南天门。

(4)日观:日观峰。在泰山玉皇顶东南。为岱顶观日出处。“旭日东升”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

全文拼音版

sòngfànshānrénguītàishān
bàobáibiéwǎngtàishān
chūxíngruòpiànyúnyǎozàiqīngjiān
gāogāozhìtiānménguānjìnpān
yúnshānwàngshíhái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唐代〕李白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送征雁

〔唐代〕钱起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送内

〔宋代〕陈师道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

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

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

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

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

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百亩未为多,数口可无饥。

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

送杨山人归嵩阳

〔唐代〕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送人宰吴县

〔唐代〕杜荀鹤

海涨兵荒后,为官合动情。

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

草履随船卖,绫梭隔水鸣。

唯持古人意,千里赠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