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代〕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注释

(1)三峡:今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三峡。具体所指,历代说法不一。

(2)巫山:巫山县有巫山。。

(3)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无确指,后世也说法不一。

(4)君:指元丹丘。

(5)萧瑟:风声,多形容秋风。

(6)阳台:今巫山县北有阳台山,盖因此而名。

(7)锦衾:锦制之被。

(8)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卧席。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名。

(9)寂寂:冷落寂静。

(10)徒:空,徒然。

(11)盈盈:美好的样子。

(12)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此形容距离短。

(13)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均指画中景物。屏:喻指山峰。

(14)丹崖:绮丽的崖壁。

(15)绮:华美的丝织物。

(16)荆门:山名,位于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17)历历:分明貌。

(18)泛:飘流。

(19)巴水:当泛指巴地所经之水,非专指巴江。

(20)潺湲:水流貌。

(21)壑:山谷。万壑分,万壑分流。

(22)笑日:向日而笑。

(23)发:开放。

(24)江客:江行之客。

(25)缅邈:思绪遥远的样子。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拼音版

guānyuándānqiūzuòshānpíngfēng
yóusānxiájiànshānjiànhuàshānwǎnxiāng
shìtiānbiānshíèrfēngfēijūnjiācǎipíng
hánsōngxiāoyǒushēngyángtáiwēimángyǒuqíng
jǐnqīnyáochǔwángshényíngyíng
gāozhǐchǐqiāncuìpíngdāncàn
cāngcāngyuǎnshùwéijīngménxíngzhōufànshuǐ
shuǐshíchányuánwànfēnyānguāngcǎofēnyūn
huāxiàoniánjiāngtīngyuánsuìwén
使shǐrénduìxīnmiǎnmiǎosōngqiūmèngcǎiyún

作品简介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欣赏巫山屏风画的过程与感受。前四句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以真形画,疑画为真,隐时现呈扑朔迷离之势。接着六句写鉴赏巫山屏风画后的感受:“如有声”、“如有情”、“徒盈盈”、“何寂寂”;表达出诗人鉴赏巫山屏风画时从幻觉顿失、眼前一片寂静、复由迷而生疑、并非实景、又由迷而悟的感受。末六句写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全诗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犹如设身处地、如临其境,既有历历在目之感,也有亦幻亦真的惊艳,表达出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超凡想像力。

创作背景

元丹丘是一位道士,与李白交往很密切。《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其写作此诗的时间,当在天宝中期。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观雪二首·其一

〔宋代〕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观潮

〔宋代〕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观搊筝

〔唐代〕王湾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观内怀仙

〔唐代〕王勃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谿。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观猎

〔唐代〕李白

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晖。

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

观插秧

〔宋代〕姜特立

插秧如插针,琐细亦良苦。

分徒一夫积,终亩众力举。

曾不旬日间,绿遍天涯土。

周家重开国,幸勿轻农圃。

观鱼潭

〔唐代〕李白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