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七

〔唐代〕李白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作品简介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七》是李白组诗的第七首,延续了前几首的颂圣主题。首联"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以锦江、星桥等成都地标入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都城画卷;后两句"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上列仙庭"将现实与仙境结合,既歌颂玄宗圣明,又暗含蜀地仙山的神秘色彩。全诗想象奇特,将帝王巡幸与道教仙境意象完美融合,展现了李白诗歌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中唐朝收复长安后的至德二载(757年)岁末。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兵破潼关,唐玄宗西幸,是谓西巡。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至德二载(757年)十月,肃宗还长安,遣使迎玄宗。十二月丁未,玄宗还长安;戊午,以蜀都(成都)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长安)为中京。此时李白在寻阳被判为长流夜郎徒刑,他忍着悲痛写下这组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锦江水东流绕过锦城,江上七桥恰似北天上的北斗七星。

天下士庶都云集此地来朝见圣主,峨眉山上有座座仙庭相连。

注释

(1)锦城:成都的别称。

(2)星桥:即七星桥。

全文拼音版

shànghuáng西xúnnánjīngshíshǒu··
jǐnshuǐdōngliúràojǐnchéngxīngqiáoběiguàxiàngtiānxīng
hǎizhōngcháoshèngzhǔéméishānxiàlièxiāntíng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上之回

〔唐代〕李白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骑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秋暮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上阳白发人

〔唐代〕白居易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上牛头寺

〔唐代〕杜甫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上小楼·隐居

〔元代〕任昱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芦,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上达奚舍人

〔唐代〕孟郊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