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

〔唐代〕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壻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作品简介

《佳人》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借"佳人"形象抒怀之作。诗中塑造了一位在战乱中家破人亡、被丈夫抛弃却坚守高洁的女性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自身遭际的感慨和对乱世中高尚品格的赞颂。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将叙事、抒情与象征完美结合,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佳人》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期。诗中"关中丧乱"指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兄弟杀戮"反映战乱惨状。佳人形象可能融合了杜甫见闻的乱世女性遭遇与自身政治失意(因疏救房琯被贬)的双重影子,通过"泉水清浊"的比喻,表达"处浊世而守清节"的人格理想。

翻译注释

翻译

一位容貌绝伦美丽女人,孤独地住在幽深的山谷。

自称出身名门清白女子,飘零沦落在荒山野林中。

当年关中一带战火连天,自己的兄弟也惨遭杀戮。

官高禄厚又有什么用处,连骸骨都没能收进坟墓。

世间万事险恶变化无常,万事就像那摇曳的烛光。

薄情寡义的丈夫厌弃我,爱上貌美如玉美丽新妇。

合欢花到了晚上就闭合,鸳鸯鸟双栖不隻身独宿。

丈夫眼裏衹有新人笑容,哪听得到我的悲伤啼哭。

大山裏的泉水清澈明亮,出山後泉水就染上污浊。

等待侍女变卖珍珠回来,牵起藤萝修补破漏茅屋。

不去采摘鲜花装饰鬓发,喜爱翠柏坚贞尽情摘采。

寒风吹动我薄薄的衣衫,日落黄昏我斜倚着青竹。

注释

(1)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

(2)佳人:貌美的女子。

(3)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

(4)空谷:一作「山谷」。

(5)零落:飘零沦落。

(6)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7)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裏指长安。

(8)丧乱:一作「丧败」,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9)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10)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11)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12)夫壻:丈夫。

(13)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14)美如玉:一作「已如玉」。

(15)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16)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

(17)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18)旧人:佳人自称。

(19)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

(20)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

(21)插发:一作「插髻」,一作「插鬢」。

(22)采柏:采摘柏树叶。

(23)盈掬:一作「盈握」。

(24)修竹:高高的竹子。喩佳人高尚的节操。

全文拼音版

jiārén
juédàiyǒujiārényōuzàikōng
yúnliángjiālíngluòcǎo
guānzhōngsāngluànxiōngzāoshā
guāngāolùnshōuròu
shìqíngshuāixiēwànshìsuízhuǎnzhú
qīngérxīnrénměi
hūnshàngzhīshíyuānyāng宿
dànjiànxīnrénxiàowénjiùrén
zàishānquánshuǐqīngchūshānquánshuǐzhuó
shìmàizhūhuíqiānluómáo
zhāihuāchācǎibǎidòngyíng
tiānháncuìxiùxiūzhú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听筝

〔唐代〕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银山碛西馆

〔唐代〕岑参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枭将东徙

〔两汉〕刘向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叔向贺贫

〔先秦〕左丘明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