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创作的古诗,收录于《全唐诗》。此诗旨在讽刺封建帝王们好神仙,求长生而不成功,而提倡道家无为的治国之术。诗人借用祝寿之机,用黄帝升天的故事来劝告唐玄宗要清静无为,休养生息,才能治国安民。全诗语言如行云流水,婉转动听。
春日行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汎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春日行》此诗当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或四载(745年),李白应诏入京以后待诏翰林时所作。明胡震亨云:“鲍照《春日行》咏春游,太白则拟君王游乐之辞。”唐玄宗春日泛游白莲池,召李白作辞。时李白已酒醉翰林苑,乃命高力士扶以登舟,即兴而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深宫的高楼高耸入云,宫殿中的大柱子上盘着金龙。
当窗的佳人在白日下纤手调筝,发出优美的乐声。
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众多楼船绕着天池中的蓬莱仙岛,接沓而行,船下的波浪发出哗哗的响声。
三千名宫娥在船上载歌载舞,撞钟击鼓之声震得宫殿发出轰鸣。
群臣和百姓们也都翩翩起舞,歌颂天下太平。
君王实行无为而治,天下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天庭上三十六个天帝要来迎接,仙人们纷纷驾着云车翩然而下。
但是当今之圣明天子,要留在都城与民同乐。
他怎忍心像轩辕黄帝那样,丢下群臣百姓独自一个人去升天成仙呢?
注释
(1)紫清:紫微清都之所,天帝居住的地方。此指云霄。
(2)弦将手语:弦与手摩擦而成声,即以手弹奏之意。手语:手弹乐器,以乐声为语。
(3)升天行:古乐府曲名。
(4)天池汎蓬瀛:天池:指御园中的池沼。泛蓬瀛:绕着湖中的假山泛游。蓬瀛,传说中的海中仙山蓬莱、瀛洲。此指天池中的小岛和假山。
(5)蹙沓:密集迫近貌。
(6)双蛾:这里指宫女。蛾,蛾眉,一女有两眉,故称双蛾。
(7)挝钟考鼓:敲钟击鼓。挝、考,皆击也。
(8)我无为,人自宁:这里指无为而治。《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
(9)三十六帝:道教传说有三十六个天帝。
(10)云軿:这里指仙人在云中乘坐的有帷有盖的车子。軿,有帷有盖的车子。
(11)镐京:西周国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自汉武帝后遗址沦陷。这里指唐都城长安。
(12)轩辕:黄帝名。黄帝骑龙升天事,见《史记·封禅书》。
(13)窅冥:深远幽隐的样子。窅,同“窈”。入窅冥,升天之谓也。
(14)小臣:李白自称。
(15)南山寿:喻寿命长,为常用祝寿之语。
(16)陛下万古垂鸿名:“陛下”句: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台阶。天子陈侍卫于台阶下,以御不测。群臣对天子说话,不敢直呼,呼台阶下侍卫以告天子。垂,流传。鸿名,大名。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临池诗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
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
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春思二首·其一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春日二首·其二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春日寄乡友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春尽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春残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催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春日行歌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春日田园杂兴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
古之伤心人,于此肠断续。
予非怀沙客,但美采菱曲。
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
春日杂诗
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
山上春云如我懒,日高犹宿翠微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