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崔八丈水亭》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律。前两句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崔八丈可欣赏清幽之景的景致。三四句承接水亭的秀气与清幽,紧扣上文,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见:宛溪水从屋檐边飞过、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五六句写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闻:从敬亭山中转出猿啸,从宛溪水中转出渔歌。末两句描绘出一幅闲逸之时随白鸥而去、沙岸上与鸟为群的景致。全诗四句四十字,廖廖数句就刻画出崔八丈水亭幽美的风景:檐飞溪水,窗落暮云,风送猿啼,渔舟唱晚,有声有色。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结构严紧,用字精当,写诗人游崔八丈水亭所见所闻的感受,侧面表露出诗人摆脱了有无得失的滞累、宠辱名利的羁束后的闲适心情。
过崔八丈水亭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过崔八丈水亭》此诗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在宣城时所作。天宝中叶,自玄宗天宝元年(742)到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的七十九年里,是唐朝从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所以李白的忧愤情愫极为深切,时常有抨击时政的诗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凭亭览望君可赏得清幽之景。
宛溪绿水飞过阁檐,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
清风徐吹猿啸之声时断时续,明月朗照渔歌阵阵传来。
闲逸之时自可随白鸥鸟而去,在沙岸上与鸟为群。
注释
(1)横:充溢,充塞。
(2)清幽:清:清新。幽:幽静。
(3)君:崔八丈。
(4)宛溪水:在宣城东。宛溪:水名,在宁国府城东,源出峄阳山,其流清激。
(5)敬亭:敬亭山。
(6)白鸥:水鸟名,常群集海上,随着海舶飞翔。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真州
扬州西去真州路,万树垂杨绕岸栽。
野店酒香帆尽落,寒塘渔散鹭初回。
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
此夕临江动离思,白沙亭畔笛声哀。
过长平作长平行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
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
乌鸦饱宿鬼车哭,至今此地多愁云。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
即令方朔浇岂散,总有巫咸招不得。
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
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也送东诸侯。
过燕支寄杜位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过樊川旧居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
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翠带千镮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
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
过华阴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过融上人兰若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过元家履信宅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
落花不语空辞树, 流水无情自入池。
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