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坑赛龙

〔宋代〕欧阳修

嗟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

坛平树古潭水黑,沉沉影响疑有无。

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拏空虚。

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輷电走先后驱。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

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余。

作品简介

《百子坑赛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是作为滁州太守的欧阳修因乡间旱情而求雨后所作,流露出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与同情。全诗想象丰富,笔力恣肆,得力于李白诗风甚多。

创作背景

《百子坑赛龙》此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时欧阳修任滁州太守。这一年初,滁州气候本来颇好,但不久便闹起了春旱,太守欧阳修不得不同老百姓一道忙于求雨。此诗即作于求雨无果之时。

翻译注释

翻译

可叹那神龙的灵智谁能束缚,来去自由,出神入化只在转眼之间。

祭坛平坦宽阔,古木苍苍,潭水幽暗深绿,水面沉沉,里面没有身影动静,让人疑惑潭水之中有没有神龙。

四周的山顶云雾缭绕,突然间聚拢在一起,只见神龙腾空而起,直冲上天空牵引云雾溟萦。

潭水中的龟、鱼被神龙的腾起之势卷上高空,又纷纷坠落,随后交替而来的是闪电,伴随着雷声隆隆。

只见大雨好像从山崖倾倒下来一般,顷刻之间大地雨水充足,万物都得到了滋润濡养,这正是神龙聊且一显神通。

雨过天晴之后,天空就像洒扫过一般,万里平静,只见绿色的原野,如同云锦铺成。

明天早晨,老农们就会到柏子潭旁祭拜,那时候,欢快的鼓声咚咚鸣响,回荡在山谷之中。

乡野间的巫师酒醉肉饱之后,回到庙中关紧庙门,此刻的庙门之外一片凌乱,乌鸦鸟雀乱飞,争夺被人吃剩下的祭供。

注释

(1)百子坑:也叫柏子潭,在滁城西南三里,旁有柏子庙,为祷雨之所。

(2)嗟:文言叹词,表叹息,嗟叹。

(3)拘:限制,束缚。

(4)须臾:片刻之间。

(5)坛:这里指求雨台。

(6)潭水黑:指潭水深绿。

(7)沉沉:潜伏不动状。

(8)影响:指龙的影子、响动。

(9)疑有无:疑惑而不知道有没有。

(10)瞥:一瞥,一瞬间。

(11)拏空虚:即拿云,神龙上干云雾之意。拏,同“拿”,意为“执取”。空虚:云雾。

(12)輷:形容车声、雷鸣等巨大的声音。

(13)先后驱:指雷电连接不断,仿如互相追逐。

(14)涵濡:沾润,沉浸。

(15)敷:铺开。

(16)坎坎:形容鼓的声音。

(17)山隅:山的一角,山脚。

(18)残余:指为巫师吃剩的谢神食物。

全文拼音版

bǎizikēngsàilóng
jiēlóngzhīzhìshuíchūbiànhuà
tánpíngshùtánshuǐhēichénchényǐngxiǎngyǒu
shānyúnzhòupiēzhíshàngkōng
guīdàibànkōngluòléihōngdiànzǒuxiānhòu
qīngdàojiànliáoqǐngwànjiēhán
qīngtiānquèsǎowànjìngdànjiàn绿yún
míngcháolǎonóngbàitánshēngkǎnkǎnmíngshān
zuìbǎomiàoménlángniǎozhēngcán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百字令·宿汉儿村

〔清代〕纳兰性德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百字折桂令·弊裘尘土压征鞍

〔元代〕白贲

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

三行两行,写长空哑哑,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搓。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百志诗

〔魏晋〕干宝

壮士禀杰姿,气烈有自然。

俯仰群众中,胡能救世艰。

阙巩代缝掖,兜鍪易进贤。

百步洪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百字令·秋光今夜

〔清代〕厉鹗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百步洪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百忧集行

〔唐代〕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舌吟

〔唐代〕刘禹锡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柳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

百字令·德佑乙亥

〔宋代〕褚生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