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三首·其一

〔唐代〕李白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晋朝南渡以后,在这里建都,代替了旧日的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这里的地形是人间帝王的住宅,山势则为虎踞龙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而钟山却空有壮丽的景象,长江天堑也变得清波平静不起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游客在沉醉中归去,欢乐的吴歌在江上传遍。

注释

(1)此地旧长安:这句是说金陵(今江苏南京)在晋朝南渡后曾作为都城。旧:一作“即”。长安: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2)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一作“碧宇楼台满,青山龙虎盘”。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诸葛亮称为帝王之宅。

(3)天堑:天然的壕沟,言其险要可以隔断交通。此指长江。天堑”一作“江塞”。

(4)回桡:掉转船头,改变航向。桡:船桨。颜师古《汉书注》:“楫谓棹之短者也。今吴越之人呼为桡。”

(5)吴歌且自欢:一作“谁云行路难”。吴歌:吴地之歌。亦指江南民歌。

金陵三首·其一拼音版

jīnlíngsānshǒu··
jìnjiānánjiùchángān
wángzháishānwéilóngpán
jīnlíngkōngzhuàngguāntiānqiànjìnglán
zuìhuíráoqiěhuān

作品简介

《金陵三首·其一》是李白咏史怀古组诗的开篇之作。此诗以六朝故都金陵(今南京)为对象,首联"晋家南渡"追溯东晋建都历史;颔联"帝王宅""龙虎盘"盛赞金陵形胜;颈联"空壮观""净波澜"笔锋陡转,暗讽王朝兴替如过眼云烟;尾联"醉客回桡"以吴歌欢宴作结,在历史沧桑中注入诗人特有的豪放。全诗将地理形胜与历史兴亡熔铸一体,体现了李白咏史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典型特征。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56年(至德元年)在金陵时所作,吊六朝遗迹,抒兴亡之感。金陵是六朝建都之地,当时“朱楼”、“王宫”,备极华丽,到唐代都湮没不见了。这和唐代天宝(742—756)、至德(756—758)年间两京残破的景象,颇有相似之处。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