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愁

〔宋代〕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作品简介

《虞美人·春愁》是南宋词人陈亮创作的一首词。词人在这首词里发出了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寄寓了作者的经邦济世的思想抱负。在艺术手法上,全词运用比兴,层层勾勒,构成了深曲凄凉的意境,具有感人的力量。

创作背景

南宋政权建立以来,统治者不思举兵北伐,只是以向金人卑躬屈膝来换取一时的安宁。陈亮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多次上书宋孝宗,陈述复国方略,却从未被采纳。长期的乡居生活并没有让他的志向发生改变,磊落不平之气多次借由诗词抒发出来。在陈亮眼里,春光带给他的只有愁和恨,这首《虞美人·春愁》便是其中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东风轻轻地吹拂,云儿缕缕随风飘过。萧萧春雨时紧时缓不停歇。茫茫水边的小楼阁,新归的燕子忙筑窝。口衔香泥穿烟雨,落花粘身频飞过。

小径上落满了海棠花,缤纷斑斓花香四发。绿肥红瘦人愁煞。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注释

(1)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荡飏:飘扬,飘荡。

(3)缕:一条一条地。

(4)萧萧雨:形容雨声萧萧。

(5)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谓新归双燕衔泥筑巢。台榭(xiè),建筑在高台上临水的四面敞开的楼阁。

(6)糁:掺和。

(7)香绣:这里指海棠花瓣。

(8)成春瘦:花落则春光减色,有如人之消瘦,此言春亦兼及人。

(9)柳啼鸦:归鸦啼于柳上。

(10)那人:指所思女子。

(11)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极言人与境界之实。宋·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

全文拼音版

měirén··chūnchóu
dōngfēngdàngyángqīngyúnshísòngxiāoxiāoshuǐbiāntáixièyànxīnguīkǒuxiāng湿shīdàiluòhuāfēi
hǎitángsǎnjìngxiāngxiùjiùchéngchūnshòuhuánghūntíngyuànliǔrényuèzhéhuā

作者介绍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70余首。

陈亮的诗

相关推荐

虞美人·秋夕信步

〔清代〕纳兰性德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虞美人·看花

〔明代〕叶小鸾

阑干曲护闲庭小。犹恐春寒悄。隔墙影送一枝红。却是杏花消瘦、旧时风。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语浑难问。只知婀娜共争妍。不道有人为你、惜流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代〕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五代〕顾夐

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晓帷初卷冷烟浓,翠匀粉黛好仪容,思娇慵。

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绿荷相倚满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