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作品简介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代署名李白的一首经典词作(学术界对其作者存有争议)。此词以"平林漠漠"起笔,通过暮色中的山水楼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羁旅画卷。上阕写登楼所见之景,下阕抒思归不得之情,最终以"长亭更短亭"的递进式设问作结。全词意境开阔而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而韵味悠长,与《忆秦娥·箫声咽》并称为"百代词曲之祖",展现了早期文人词的艺术高度。

创作背景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此词创作背景难以确考,若为李白所作,可能反映其漫游时期的羁旅情怀(约725-742年)。词中"平林""寒山""长亭"等意象,既是对巴蜀山水的写照,也暗含仕途失意的隐喻。"有人楼上愁"的孤寂与"宿鸟归飞急"的焦灼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求仕"与"思隐"矛盾。作为词体成熟初期的典范之作,其作者真伪的学术争议更凸显了它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翻译注释

翻译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极为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的是短亭。

注释

(1)平林:平原上的林木。

(2)漠漠:迷蒙貌。

(3)烟如织:暮烟浓密。

(4)伤心:极甚之辞。愁苦、欢快均可言伤心。此处极言暮山之青。

(5)暝色:夜色。暝:日落,黄昏。

(6)玉阶:玉砌的台阶。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

(7)伫立:长时间地站着等候。

(8)宿鸟:归巢栖息的鸟。

(9)归:一作“回”。

(10)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更:一作“连”。

全文拼音版

mán··pínglínyānzhī
pínglínyānzhīhánshāndàishāngxīnmínggāolóuyǒurénlóushàngchóu
jiēkōngzhù宿niǎoguīfēichùshìguīchéngchángtínggèngduǎntíng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芭蕉

〔宋代〕张镃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菩萨蛮·新月

〔宋代〕苏轼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