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节选)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作品简介

《古朗月行》出自《全唐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古朗月行》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创作背景

《古朗月行》此诗约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年)李白供奉翰林时期。诗人借儿童口吻回忆少时对月亮的认知,实则暗含对现实政治的隐喻("瑶台镜"象征朝廷)。诗中大量化用《淮南子》等典籍中的月宫传说,既反映盛唐道教文化的影响,也体现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精神追求。节选部分尤以纯粹的天真童趣著称,与后半篇的忧愤感慨形成鲜明对比,完整版本全诗十六句,此八句最为后世传诵。

翻译注释

翻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

(1)呼作:称为。

(2)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3)疑:怀疑。

(4)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lǎngyuèxíngjiéxuǎn
xiǎoshíshíyuèzuòbáipán
yòuyáotáijìngfēizàiqīngyúnduā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相关推荐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