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出自《全唐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古朗月行》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古朗月行》此诗约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年)李白供奉翰林时期。诗人借儿童口吻回忆少时对月亮的认知,实则暗含对现实政治的隐喻("瑶台镜"象征朝廷)。诗中大量化用《淮南子》等典籍中的月宫传说,既反映盛唐道教文化的影响,也体现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精神追求。节选部分尤以纯粹的天真童趣著称,与后半篇的忧愤感慨形成鲜明对比,完整版本全诗十六句,此八句最为后世传诵。
翻译注释
翻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
(1)呼作:称为。
(2)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3)疑:怀疑。
(4)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相关推荐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