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代〕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注释

(1)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2)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3)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4)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5)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6)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九叠如屏而得名。

(7)影落明湖青黛光: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青黛(dài):青黑色。

(8)金阙: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9)银河:指瀑布。

(10)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11)香炉:南香炉峰。

(12)瀑布:黄岩瀑布。

(13)回崖沓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

(14)凌:高出。

(15)苍苍:青色的天空。

(16)鸟飞不到吴天长: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

(17)大江:长江。

(18)黄云:昏暗的云色。

(19)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

(20)雪山:白色的浪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

(21)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平滑如镜,可照人影。

(22)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23)谢公:南朝宋谢灵运。谢灵运曾进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

(24)服:服食。

(25)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26)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27)玉京:传说元始天尊居处。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28)先期:预先约好。

(29)汗漫:无边无际,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仙。一说为造物者。

(30)九垓:九天之外。

(31)卢敖:战国时燕国人。《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迎风而舞,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纵身跳入云中。

(32)太清:最高的天空。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拼音版

shānyáoshìzhōu
běnchǔkuángrénfèngxiàokǒngqiū
shǒuchí绿zhàngzhāobiéhuánglóu
yuèxúnxiānyuǎnshēnghàomíngshānyóu
shānxiùchūnándǒupángpíngfēngjiǔdiéyúnjǐnzhāngyǐngluòmíngqīngdàiguāng
jīnquèqiánkāièrfēngchángyíndàoguàsānshíliáng
xiāngyáoxiāngwànghuízhànglíngcāngcāng
cuìyǐnghóngxiáyìngzhāoniǎofēidàotiāncháng
dēnggāozhuàngguāntiānjiānjiāngmángmánghuán
huángyúnwàndòngfēngbáijiǔdàoliúxuěshān
hàowèishānyáoxìngyīnshān
xiánkuīshíjìngqīngxīnxiègōngxíngchùcāngtái
zǎohuándānshìqíngqínxīnsāndiédàochūchéng
yáojiànxiānréncǎiyúnshǒuróngcháojīng
xiānhànmànjiǔgāishàngyuànjiēáoyóutàiqīng

作品简介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此诗先写作者之行踪,次写庐山之景色,末写隐退幽居之愿想;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庐山秀丽雄奇的景色,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流露了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的美好风物的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尽抑扬顿挫之美,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诗作于公元760年(肃宗上元元年),即诗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的次年。李白遇赦后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那时李白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七律·登庐山

〔近代〕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游庐山宿栖贤寺

〔宋代〕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南北朝〕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行经庐山东林寺

〔唐代〕许浑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