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宋代〕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作品简介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抒写离愁别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上片从描摹词中女主人公的举止神态写起,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复杂心境——想道出离愁,又不忍道出;下片进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难言痛楚,通过刻画主人公独倚楼头,含情凝眸的神情,极有分量地抒写了伉俪情深和相思之苦。全词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含蓄,余味无穷。

创作背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创作地点在青州。自公元1107年起,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乡里十余年。赵明诚何时重新出来做官,史无明载。而刘忆萱在《李清照诗词选注》中认为此词作于赵明诚赴莱州任职之际,时间约为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

翻译注释

翻译

金狮香炉早已灰冷烟消,锦被翻乱像红色的波浪,起身后懒得把头发梳好。任凭梳妆匣积满灰尘,太阳爬上帘钩高照。最怕别离的苦痛,想说又罢了。近日人消瘦,不是因为饮酒太多,也不是悲叹秋天到。

算了,算了,这一次离去呵,哪怕《阳关》唱上千万遍,也难将他拴牢。想那离家的人已远去,寂寞的高楼,四周是一片烟雾笼罩。只有这楼前的流水呵,应该怜悯我,整日里注目细瞧。这注目凝视的地方呵,从今后又增添了一段新的烦恼。

注释

(1)金猊:狮形铜香炉。

(2)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3)慵:懒。

(4)宝奁:华贵的梳妆镜匣。

(5)干:关涉。

(6)阳关:语出《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唐宋时的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

(7)也则:依旧。

(8)武陵人远:沈祖棻《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版):“武陵”,在宋词、元曲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故事;一是指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阮故事。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9)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凤飞升之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秦楼无限事。”

(10)眸:指瞳神。《说文》:“目童(瞳)子也。”指眼珠。

全文拼音版

fènghuángtáishàngchuīxiāo··xiānglěngjīn
xiānglěngjīnbèifānhónglàngláiyōngshūtóurènbǎoliánchénmǎnshàngliángōushēng怀huáibiéduōshǎoshìshuōhuánxiūxīnláishòufēigānbìngjiǔshìbēiqiū
xiūxiūzhèhuíqiānwànbiànyángguānnánliúniànlíngrényuǎnyānsuǒqínlóuwéiyǒulóuqiánliúshuǐyīngniànzhōngníngmóuníngmóuchùcóngjīnyòutiānduànxīnchóu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济南章丘(今山东济南)人。其词分前后两期:前期清新婉丽,多写闺阁闲情,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后期沉郁悲怆,抒发家国之痛,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擅白描手法,语言精妙,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收藏,晚年流寓江南,作品集为《漱玉词》,对后世女性文学影响深远。

李清照的诗

相关推荐

凤凰台上忆吹箫·代人恨别

〔明代〕沈宜修

好事多磨,重云掩月,晓风惊梦难留。又一番春色,恼乱枝头。

湘浦佩沉波冷,花影里、枉自凝眸。添怊怅,燕来鸿去,锁尽闲愁。

休休。楚台已远,生惹得情深,何处忘忧。叹幽怀几许,总付东流。

那更栏前芳草,萦人思、恨满银钩。空回首,从今风雨,两地悠悠。

凤凰台上忆吹箫·次清炤韵

〔清代〕李雯

漏咽铜龙,风销蜡凤,醒来犹倚香篝。

对双鸾临镜,妆罢还羞。

满目青山画里,萦别绪、生怕凝眸。

难消受,一庭芳草,半只帘钩。悠悠。

春风度也,这千万垂杨,不系扁舟,自吹箫人去,凤锁云稠。

应念别时清泪,登临处、回首江流。

江流下,落花飞絮,遍写离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丁巳中秋感旧

〔明代〕刘炳

银汉无声,澹云笼月,汀烟落木萧萧。

怅西风万里,江上停桡。

玉砌雕阑何处,霓裳曲、凤管鸾箫。

休重问,伤心往事,都付寒潮。河桥。

当年惜别,翠雁湿啼痕,敛衽魂销。

感新愁磊磈,有酒难浇。

行径红兰香歇,低颦念、暮暮朝朝。

银屏悄,定应晚妆,宫黛慵描。

凤凰台上忆吹箫·拟李易安

〔清代〕张绉英

风暖云屏,春深翠幄,博山香篆沉沉。

恁春光一霎,愁入离亭。

可奈韶华飞度,西风紧、又做秋声。

江天远,微茫梁月,约住离魂。青青。

年时双鬓,却霜华一度,半褪香云。

但药炉茗碗,镇日相亲。

目断天涯尺素,征鸿过、空听哀鸣。

黄昏也,小窗梦冷,数尽残更。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四·意中美人

〔清代〕徐石麒

一点常凝,频年不遇,依稀有个卿卿。

要兼花比色,选玉评声。

那更温柔心性,挑剔尽、词赋丹青。

堪怜是,高怀独绝,于我多情。盈盈。

时来醉眼,自不屑凡媛,舞榭歌亭。

有风流万种,拟向他倾。

待阙鸳鸯社里,消受我、雾帐云屏。

何时幸,销魂真个,笑眼双青。

凤凰台上忆吹箫·落絮风微

〔清代〕曹慎仪

落絮风微,湿花露重,暗香飞上钗头。

正凉阴小步,眉月如钩。

叶底听残杜宇,芳魂冷、好梦都休。

销凝处,一春幽思,更甚三秋。还休。

凄凉此后,便送得春归,离恨仍留。

望连天烟草,懒倚危楼。

莫问海棠开谢,零红泪、似我盈眸。

空肠断,焉能并刀,剪尽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由都返晋,作函寄怀都中姊妹

〔清代〕左锡嘉

天遣悲欢,地经离合,黯然魂已都消。

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

一觉春明好梦,涵秋阁、翠耸晴郊。

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苕苕。

这番判袂,长笛里关山,木落风高。

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

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

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朱竹垞词集

〔清代〕曹溶

烧烛鸿天,惜花鸡塞,马卿偏好伤春。

正翠钿盈袖,弱絮随轮。

无限柔肠宛转,秋雨夜、梦想朱唇。

抽银管,湘帘乍卷,宝鸭横陈。真真。

此番瘦也,酒醒后新词,只索休频。

待绣帆高挂,迟日江滨。

齐列瑶筝檀板,携妙妓、徐步香尘。

归难定,寒宵坐来,一对愁人。

凤凰台上忆吹箫·店月催鸡

〔清代〕陆求可

店月催鸡,桥霜送客,半肩行李随身。

正残星欲没,斜汉将沦。

但好暗中结伴,认尔我、总则非真。

长涂里,迎人起雾,拂马生云。酸辛。

崎岖寻路,便好梦还家,也自无因。

看东方初白,却似斜曛。

回首长亭短驿,都只有、烟霭纷纷。

朝光启,鸦丁几点,飞出孤村。

凤凰台上忆吹箫·为梁万倩题方邵村画竹林书屋

〔清代〕徐釚

筛月笼烟,拂云捎粉,琅玕环绕墙头。

正幽人睡熟,初捲帘钩。

坐拥骚茵墨宝,红尘外、车马都休。

山房好,鹅溪一幅,点染清秋。飕飕。

潇湘南去,便渭川千亩,也为侬留。

更干霄戛玉,遥和书楼。

万籁萧萧静也,还舒啸、醉豁眸。

难消受,百城南面,忘却閒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