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后遇恩不沾

〔唐代〕李白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作品简介

《放后遇恩不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遭流放后的感受,作者以西汉贾谊流放长沙作比,表现了豁达乐观、百折不挠的精神。全诗语言清新典雅,晓畅自然,表现了李白豁达乐观、百折不饶的精神。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流放途中。李白被唐玄宗冷落后,受永王李璘的邀请,作了幕府。不久,永王“东巡”,不听唐肃宗的命令,擅自进军领地以外的地区,被唐肃宗派兵击败。李白受牵连而坐罪流放(长流,不许归)去夜郎(在今贵州),行至巫山遇赦得还(还有说已经去了夜郎,遇赦才还)。这是他在流放途中所作。

也有人认为李白此诗的系年不应为公元758年(乾元元年),而是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春天。首先,此诗首联中的“云雷”不是“雷雨”,不能说是李白欲求“赦宥”;其次,与李白其它流夜郎诗联系,可知此诗作于流放结束之后。此外,从全诗诗意看,只有在遇赦之后才可能产生受任用的愿望,流放途中不可能产生这种奢望。

翻译注释

翻译

天上雷鸣电闪,风起云涌,原来是皇上春霖密布,皇恩大开。

东至日本,南到曾经贡献白羽雉鸡的越南都享受到这次皇恩。

可是我却像汉朝的贾谊,流放在南方,已经三年了,还不赦回。

什么时候再把我招入皇宫,问我天下大计,让我能够施展才华呢?

注释

(1)霈然:雨盛的样子。

(2)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

(3)长沙:用西汉贾谊典故。贾谊曾被贬长沙三年。

(4)宣室:也是用贾谊典。宣室是未央宫的正殿,贾谊遭贬后,汉文帝在宣室祭神后接见了他。

全文拼音版

fànghòuēnzhān
tiānzuòyúnléipèiránkāi
dōngfēngběnzhìbáizhìyuèshanglái
zhǎngshāguósānniánwèihuí
shíxuānshìgèngwènluòyángcái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放言五首·其五

〔唐代〕白居易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放言五首·其二

〔唐代〕白居易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放鹧鸪词

〔唐代〕柳宗元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罦。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放言五首·其四

〔唐代〕白居易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放言五首·其一

〔唐代〕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放慵

〔宋代〕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