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唐代〕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作品简介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是李白作的首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情怀的诗歌。

翻译注释

翻译

衡山在夜色的天空下愈发苍翠,从山上俯视着南方升起的老人星。

剧烈旋转的风吹散了南岳五峰上的雪,轻絮的花儿飘落到了洞庭湖。

在这样的清爽气氛下,山岳更显得秀气俊美,陈郎将一家都披上铠甲。

他门下的食客就像浮云那样多,世上的人都把他比作昔时的孟尝君。

江上为你送行时连一丝波浪都没有,在分别的时候似乎连惆怅都分开了。

注释

全文拼音版

zhūgōngsòngchénlángjiāngguīhéngyáng
héngshāncāngcāngmíngxiàkànnánlǎorénxīng
huíbiāochuīsànfēngxuěwǎngwǎngfēihuāluòdòngtíng
qīngyuèxiùyǒulángjiāngjiātuōjīn
ménqiánshíluànyúnshìrénjiēmèngchángjūn
jiāngshàngsòngxíngbáilínchóuchàngruòwèifē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与刘伯宗绝交诗

〔两汉〕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与施从事书

〔南北朝〕吴均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千尺,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与子俨等疏

〔魏晋〕陶渊明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与孙季逑书

〔清代〕洪亮吉

季逑足下:日来用力何似?亮吉三千里外,每有造述,手未握管,心县此人。虽才分素定,亦契慕有独至也!

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幼不随搔首弄姿、顾影促步之客,以求一时之怜;长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以希一得之获。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坐此不逮足下耳。然犬马之齿,三十有四,距强仁之日,尚复六年。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下庶几垂竹帛之声,传姓名以无惭生我。

每览子桓之论:“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

及长沙所述:“佚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感此数语,掩卷而悲,并日而学。又佣力之暇,余晷尚富,疏野之质,本乏知交,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烛就跋则携素册以到枕。衣上落虱,多而不嫌;凝尘浮寇,日以积寸。非门外入刺,巷侧过车,不知所处在京邑之内,所居界公卿之间也。

夫人之智力有限,今世之士,或县心于贵势,或役志于高名,在人者款来,在已者已失。又或放情于博奕之趣,毕命于花鸟之研,劳瘁既同,岁月共尽。若此,皆巧者之失也。间常自思,使扬子云移研经之术以媚世,未必胜汉廷诸人,而坐废深沉之思。韦宏嗣舍著史之长以事棋,未必充吴国上选,而并忘渐渍之效。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每以自慰,亦惟敢告足下也。

与友人书(节选)

〔清代〕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