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

〔唐代〕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他们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与朱亥、侯赢一同大口吃肉,大碗饮酒。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三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眼花耳热之后,胸中之意气,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是盖世之英豪。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注释

(1)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2)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缦:没有花纹。缨:系冠帽的带子。

(3)吴钩:宝刀名。

(4)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5)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6)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7)炙:烤肉。

(8)啖朱亥:让朱亥吃。啖:吃。

(9)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

(10)烜赫:形容声名盛大。

(11)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12)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侠客行拼音版

xiáxíng
zhàomànyīnggōushuāngxuěmíng
yínānzhàobáiliúxīng
shíshārénqiānliúxíng
shìliǎoshēncángshēnmíng
xiánguòxìnlíngyǐntuōjiànqiánhéng
jiāngzhìdànzhūhàichíshāngquànhóuyíng
sānbēiránnuòyuèdàowèiqīng
yǎnhuāěrhòushēng
jiùzhàohuījīnchuíhándānxiānzhènjīng
qiānqiūèrzhuàngshìxuǎnliángchéng
zòngxiáxiāngcánshìshàngyīng
shuínéngshūxiàbáishǒutàixuánjīng

作品简介

《侠客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再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接着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侠客行》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移居二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清代〕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悲哉行

〔唐代〕王昌龄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读书要三到

〔宋代〕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文侯与虞人期猎

〔两汉〕刘向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