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唐代〕李白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注释

(1)三川北虏乱如麻:形容洛阳被安禄山叛军占领后的乱象。三川:指洛阳。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虏:指安禄山叛军。

(2)四海南奔似永嘉: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刘曜攻陷洛阳,百官士庶三万余人,中原衣冠之族相率南奔,避乱江东。安禄山破两京,士人多携家奔江东,有似永嘉之难。

(3)东山:谢安隐居处。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拼音版

yǒngwángdōngxúnshíshǒu··èr
sānchuānběiluànhǎinánbēnyǒngjiā
dànyòngdōngshānxièānshíwèijūntánxiàojìngshā

作品简介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是李白在永王军幕中所作组诗,共十一首,诗歌体裁是七言绝句。第二首诗人自谓在国家大难当头时,希望像谢安一样从容镇静地破敌除患。这首诗艺术构思非常出色,欲抑故扬,跌宕有致。诗人于前二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在衬托后二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愈见其从容镇定地“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这种反衬性的蓄势之笔,增强了诗的力量。

创作背景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此组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正月。当时李白随永王李璘水师东下寻阳(即浔阳)。此诗宋本题下注云:“永王军中。”这组《永王东巡歌》即在永王幕府中所作。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