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唐代〕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作品简介

《白马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当时长安之“五陵豪”,塑造了与曹植《白马篇》中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寄寓了李白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亦有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全诗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1),李白三十一岁,历游返回长安。徘徊在魏阙之下,始终不能够进入。于是游历到落魄市井,屡次受到土霸欺凌。这段期间,有《行路难》《白马篇》等诗,以抒发诗人的愤懑和不公平。一说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游长安时。

翻译注释

翻译

五陵的豪家子弟,骑着配有金鞍、毛如雪花般的高头大马。

身佩色如秋霜、利可切玉的宝剑,穿着可与落日争辉的珠袍。

他们有时陪着皇帝斗鸡走马,有时却三五成群,轩车驰马,车盖高耸,在大街上招摇而过,是何等威风!

他们闲着无事,便出郊外驰逐行猎,弓摧南山之虎,手射太行之猱,是何等快意!

在酒酣饭饱之后,手舞宝刀,竞呈风采。

杀人如同剪草,其形迹如同汉朝的大侠剧孟。

他们所向往的是,发愤从军,立志报国,或东出函谷,或西向临洮。

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身经百战,将胡虏驱出国门之外,立下赫赫战功。

凯旋之后,仅着酒气,傲视公侯,不肯向萧何、曹参一类的权贵下拜。

对于像原宪那样隐于荒径蓬莱之下的贫士,他们是不屑为伍的。

注释

(1)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2)龙马:言马高骏,指骏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3)金鞍:马鞍饰以金者。此极言马鞍之贵重。

(4)五陵豪:家住在五陵的豪家贵公子。五陵,指长安附近西汉皇帝的五座陵基:高祖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汉代帝王每建陵墓皆迁四方豪族于其附近,后世遂以五陵为豪族的聚居之地。

(5)秋霜:言宝剑之光.色如秋霜。切玉剑谓宝剑坚韧锋利,可以切玉。

(6)珠袍:饰有珍珠的衣袍,言其华贵也。

(7)斗鸡:唐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

(8)万乘:指皇帝。古者帝王车万乘.诸侯千乘。

(9)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10)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11)手接太行猱: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此用其典。接,迎面射之为接。猱,猿猴类。

(12)剧孟:西汉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13)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

(14)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15)叱咤:怒斥声。

(16)万战场:一作“经百战”。

(17)使酒气:因酒使气。

(18)拜:一作“下”。

(19)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

(20)原宪:即子思,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

(21)荒淫隐蓬蒿:自谓善慕“五陵豪”之生涯,羞为蛰居陋室之穷儒。

全文拼音版

báipiān
lónghuāxuěmáojīnānlíngháo
qiūshuāngqiējiànluòmíngzhūpáo
dòushìwànshèngxuāngàigāo
gōngcuīnánshānshǒujiētàihángnáo
jiǔhòujìngfēngcǎisānbēinòngbǎodāo
shārénjiǎncǎomèngtóngyóuáo
fènháncóngjūnxiànglíntáo
chìzhàwànzhànchǎngxiōngjìnbēntáo
guīlái使shǐjiǔwèikěnbàixiāocáo
xiūyuánxiànshìhuāngyínyǐnpénghāo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白鼋涡

〔唐代〕王维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惊。

人相对兮,不闻语声。

翻涡跳沫兮苍苔湿,藓老且厚,春草为之不生。

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

白鼋涡涛戏濑兮,委身以纵横。

王人之仁兮,不网不钓,得遂性以生成。

白纻辞三首·其三

〔唐代〕李白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

玉钗挂缨君莫违。

白帝

〔唐代〕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白门感旧

〔清代〕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白洋潮

〔明代〕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白发吟

〔唐代〕杜荀鹤

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

几人乱世得及此,今我满头何足悲。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家山苍翠万馀尺,藜杖楮冠输老儿。

白毫子歌

〔唐代〕李白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飡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渌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余桂树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