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剑阁为蜀地北门的一座重关,上皇的车驾归回长安,随驾的车马如云。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少帝在长安大开宫门迎接上皇的归来,二圣如同双日并耀,朗照天地。
注释
(1)云屯:集聚如云,形容人多。
(2)双悬日月:谓二日并耀,指唐玄宗和唐肃宗。日月:偏指复词,此单指日。日者君象。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剑阁为蜀地北门的一座重关,上皇的车驾归回长安,随驾的车马如云。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少帝在长安大开宫门迎接上皇的归来,二圣如同双日并耀,朗照天地。
(1)云屯:集聚如云,形容人多。
(2)双悬日月:谓二日并耀,指唐玄宗和唐肃宗。日月:偏指复词,此单指日。日者君象。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十》是李白组诗的最后一首,以壮阔的笔触收束全篇。首句"剑阁重关蜀北门"凸显蜀道天险,次句"上皇归马若云屯"以云屯之喻写随驾之众;后两句"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巧妙将玄宗(上皇)与肃宗(少帝)并提,以"双悬日月"喻二圣并尊。全诗在歌颂中暗含深意,既写实景又寓政治,展现了李白诗歌"微而显"的艺术特色。
这组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中唐朝收复长安后的至德二载(757年)岁末。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兵破潼关,唐玄宗西幸,是谓西巡。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至德二载(757年)十月,肃宗还长安,遣使迎玄宗。十二月丁未,玄宗还长安;戊午,以蜀都(成都)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长安)为中京。此时李白在寻阳被判为长流夜郎徒刑,他忍着悲痛写下这组诗。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之回,大旗喜。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堕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
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
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
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
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何必羹舍肉,便可车载脂。
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
谁当可将命,币厚辞益卑。
四岳佥曰俞,臣下帝所知。
中朝第一人,春官有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
嘉祐与建中,为政有皋虁。
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
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
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
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
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
或取犬马血,与结天地盟。
胡公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
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
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
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
衷甲昔时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
葵丘践土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后。
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
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不乞隋珠与和璧,吸乞乡关新信息。
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
遗氓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芦,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