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嘲牡丹》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闲居瓢泉时期。这首词所嘲笑的乃是牡丹花比拟之人——杨玉环之流,以及贪色误国的唐玄宗之辈。
这首诗以设问开始,以自问自答回复,引出千百年的历史,再用典写历史,化用他人的诗句和形象的语言,发抒情性议论又不露行迹。全文都在写史,但又与“史论”迥异,寓意深沉,令人心疼。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沉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若教解语应倾国,一个西施也得。
《杏花天·嘲牡丹》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闲居瓢泉时期。这首词所嘲笑的乃是牡丹花比拟之人——杨玉环之流,以及贪色误国的唐玄宗之辈。
这首诗以设问开始,以自问自答回复,引出千百年的历史,再用典写历史,化用他人的诗句和形象的语言,发抒情性议论又不露行迹。全文都在写史,但又与“史论”迥异,寓意深沉,令人心疼。
据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说: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这首词便是从这段遗事生发而来的。此词作于庆元元年(1195)或二年,其时作者闲居带湖。
牡丹的艳丽可以与谁相比拟呢?可以与唐宫中的杨贵妃——杨玉环相比。唐玄宗和杨贵妃还沉浸在沉香亭北赏花的时候,渔阳安禄山的叛军已敲响战鼓,向长安杀来。
不要白白地用千金买很多牡丹栽在池馆中,那没有什么好处。牡丹如果会说话的话,就会像倾国美人西施一样,一个就够用,足使夫差误国。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念兹皇祖,陟降庭止。
维予小子,夙夜敬止。
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密约偷香囗踏青,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远山眉样认心期,流水车音牵目送。
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驰骛王室,遨游许、史。归而称曰:
狭邪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开莲。
陆离羽佩,杂错花钿。响罗衣而不进,隐明镫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回归。
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隐媚。
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妆,去留馀腻。沾粉委露,理鬓清渠。落花入领,微风动裾。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