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途归石门旧居

〔唐代〕李白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俛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作品简介

《下途归石门旧居》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别情,显示了李白藐视权贵、轻视富贵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受道家影响所形成的旷达超脱、不受外物所役的自由人格。诗分三段:第一段回忆了他和友人在越中和长安的生活与友谊,第二段写重游旧地及重逢老友的亲切感受,第三段写诗人认识到求仙学道和追求荣华富贵的虚幻。全诗写得清新脱俗,富于浪漫主义特色。郭沫若对此诗评价极高,视之为李白的觉醒之作和一生的总结。

创作背景

《下途归石门旧居》这是一首写离别之作。王琦注:“题下似缺别人字。”此诗一说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春,时李白寓居金陵而往游石门;一说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时李白病居当涂,尝游横望山。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认为此诗为李白逝世之年与吴筠诀别之作。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则认为是李白别其友人元丹丘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是难以抑制别离时的伤情。

就要告别您扬帆而去,离魂正萦绕着春郊的树丛。

此时我心中的郁结有谁知晓呢?真是有愧于当初承受您对我以国士相待的恩情。

为赏春我们一起在春城三月畅饮,每当迎接节候,我们一起接受王公贵族的宴请。

我常常羡慕您案上摆满素帛道书,那上面的朱字与素帛就像云霞在空中相映。

我也曾为学道而钻研道经与学仙,往往梦中都在仙山上游行。

总盼着有一天会得道解脱而玉,进入那壶中别有日月的仙境。

人生本来短暂,如花一样易于凋零,又如同这窗前钟山上的白云,飘忽聚散不定。

前次伤别是您去嵩山玉女窗访仙学道,归来时我兴奋地对您这洪崔仙子握手相迎。

隐居山,隐居寺,那里曾留下陶公当年炼丹修行的踪影。

当初我诚心诚意地攀登在那里,顿时觉得心旷神抬,恬然清静。

那里一些人己长寿得说不清自己的年龄,一个个肌肤如冰雪,还带着处子的面容。

自从我离开那里,一年年的发生了变化,但今天我还是能够将那一木一石辨清。

莫要悲伤今天的相别不能尽欢,我预料那里自有诗酒为东的朋友对我远接高迎。

石门就像《桃花源记》里描写的那样,到处是溪水绕着桃花。我要访问的人家也是不知有汉,有唐,更不知世间的情景。

不知从那里弄来的鸡肉、猪羊招待我,人家周围是一片片桑麻丛生。

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世外,有时又骑弯驾鹤,不知道他们的游踪。

有这么好的地方,我何必整天和那些权贵们打交道呢?费心巨力,即使能聚万贯家产也是徒劳无用。

告别您,长相思,往日的欢聚就像云散雨停。

要想知道我在此别离时心情有多悲伤,您可以看看那傍晚的杨柳在春风中依依舞动的情景。

注释

(1)叨承:自谦之辞。言不当承受而承受。

(2)国士:国家的栋梁之材。

(3)云物:景物。

(4)岁时:节候。

(5)五侯:汉平二年,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世称五侯。见《汉书·元后传》。此泛指达官贵人。

(6)素书:古时以白绢写书,故称素书。

(7)穷冥筌:探索成仙得道的奥妙和绝窍。冥筌,指道家之理与迹。

(8)脱屣:喻轻易抛弃一切,即抛弃尘俗的牵挂,就像脱去鞋子一样,不值得留恋。屣,鞋。

(9)俛仰:同“俯仰”。

(10)钟峰:指金陵的钟山。

(11)在轩牖:言其距离之近。牖,窗户。

(12)玉女窗:嵩山峰顶上的一处名胜风景,此处代指嵩山。传说汉武帝曾在窗中窥见天上玉女。

(13)洪崖:仙人名。

(14)隐居山:《因话录》:“宣州当涂隐居山岩,即陶贞白炼丹所也。炉迹犹在,后为佛舍。”

(15)陶公:即南朝人陶弘景,曾隐居茅山(一说横望山),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史》有传。

(16)甲子:古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为一甲子。

(17)夜:一作“来”。

(18)冰霜颜:仙人之貌。

(19)岁物:四季景物。

(20)失:王琦本作“识”。

(21)悬知:预知。

(22)乐客:指好客的人。

(23)翛然:自然往来,无拘无束。

(24)装鸾驾鹤:骑着鸾驾着鹤。鸾、鹤,仙人所乘。

(25)七贵:指汉时吕、霍、上官等七家贵族,后泛指权贵。

(26)挹:通“揖”,拱手行礼。

全文拼音版

xiàguīshíménjiù
shāngāoyuèshuǐqīngshǒuyánshāngbiéqíng
jiāngjūnguàfānhúnsànyānjiāoshù
xīnchàngshuínénglùnyǒukuìdāochéngguóshìēn
yúngòngqīngsānyuèjiǔsuìshítóngjiànhóumén
xiànjūnshūchángmǎnànhándānzhàobáixiálàn
chángxuédàoqióngmíngquánmèngzhōngwǎngwǎngyóuxiānshān
dāngtuōxièshízhōngbiéyǒuyuètiān
yǎngrénjiāndiāoxiǔzhōngfēngyúnzàixuānyǒu
biéchóukuīchuāngguīláixiàohóngshǒu
yǐnyǐnshāntáogōngliànjiān
níngshéndēngpāntiánrándànjuéxīnxián
shùrénzhījiǎzuóyóudàibīngshuāngyán
suīsuìgǎijīnliǎoránshīsuǒzài
biéjūndàojìnhuānxuánzhīyáoxiāngdài
shíménliúshuǐbiàntáohuācéngdàoqínrénjiā
zhīchùshǐjiùzhōngréngjiànfánsāng
xiāorányuǎnshìshìjiānzhuāngluánjiàyòuyuǎn
chángcóngguìyóuláoshēngwànjīnchǎn
jūnchángxiāngyúnyóusàncóng
zhīchàngbiéxīnxiàngchūnfēngyángliǔ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唐代〕李白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