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问答

〔唐代〕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作品简介

《山中问答》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以问答形式抒发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理。全诗语言朴素,转接轻灵,活泼流利,浑然天成;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意蕴幽邃;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

创作背景

李白曾经多次隐居山林。他在少年时代,和逸人东严子隐居岷山。出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白兆山桃花岩。《山中问答》此诗当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或十八年(730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翻译注释

翻译

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注释

(1)余:我,诗人自指。

(2)何意:一作“何事”。

(3)栖:居住,隐居。

(4)碧山:山名,又名“白兆山”,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

(5)不答:一作“不语”。

(6)自闲:悠闲自得。闲,安然,泰然。

(7)桃花流水窅然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忽进桃花林,林尽处有山。山有小口。从山口进去,遇一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里边的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此句暗用其事。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一作“宛然”。

(8)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别,另外。

(9)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全文拼音版

shānzhōngwèn
wènshānxiàoérxīnxián
táohuāliúshuǐyǎoránbiéyǒutiānfēirénjiā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山店

〔唐代〕卢纶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山坡羊·燕子

〔元代〕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喃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山夜闻钟

〔唐代〕张说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窈窱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山村叟

〔唐代〕于濆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

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暖。

山茶

〔明代〕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而洁,乃与夷叔同。

山居杂咏

〔清代〕黄宗羲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