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在这首诗中,李白自比鲁仲连,表示不屑于富贵,而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施展宏图大举。全诗分前后两节。前节八句,着重描写了初抵东鲁时的真实感受;后节十句,是李白对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复,是全诗的精彩片段。后节是主体,前节是陪衬。诗中对汶上翁讥笑的回答,是李白高尚品格生动的艺术概括。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桑,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载(736年)李白初游东鲁时之作。当时李白寓家兖州任城。
翻译注释
翻译
五月里梅子开始发黄,蚕事完毕,桑柘叶也被采空了。
鲁地人重视纺织,家家窗里透出机抒声。
只因为我不能走上仕途,为学剑术来到山东。
举起马鞭向人打听路,却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讽。
下愚之辈轻视有为的壮士,怎值得以此判断穷困与亨通?
我能像鲁仲连那样绑信在箭上,获得攻下服城的大功。
最终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赏,只因羞与世俗之人相同。
我将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长安,哪怕落日被阴虹遮掩得一片昏蒙。
此去用不着你向我多说什么,我甘心如飘转的飞蓬!
注释
(1)始:一作“子”。
(2)蚕凋桑柘:蚕凋,蚕已成茧。桑、柘,落叶的乔木和灌木,叶子可以养蚕。
(3)栊:挂帘的窗户。
(4)顾余不及仕:回想起我没有出仕做官时。
(5)学剑:李白曾从著名剑术家裴旻在山东学习剑术。
(6)山东:指太行山以东。
(7)获笑:被人耻笑。
(8)汶上翁:汶水边的老翁。
(9)下愚:儒家分人二等,以天生愚蠢而不可改变的人为下愚。此指汶上翁。
(10)忽:轻视。
(11)壮士:李白自指。
(12)穷:指政治上失意;
(13)通:指政治上得志。穷通即政治上的得与失。
(14)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此句用典故,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李白用此典说明自己想干一番事业,却又不追求功名利禄。
(15)直道:通衡大道。
(16)阴虹:喻指奸臣。
(17)此:一作“我”。
(18)转蓬:随风旋转的蓬草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五月十九日大雨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五律·张冠道中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五美吟·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五松山送殷淑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五美吟·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五美吟·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上浣纱。
五洲夜发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