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唐代〕李白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作品简介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的冬天,李白同杜甫一起渡过黄河,去王屋山,他们本想寻访道士华盖君,但没有遇到。这时他们见到了一个叫孟大融的人,志趣相投,所以李白挥笔给他写下了这首诗。

创作背景

开元年间,唐玄宗在王屋山为道教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敕建阳台观,司马承祯是李白的诗友,可能是应他的邀请,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的冬天,李白同杜甫一起渡过黄河,去王屋山,他们本想寻访道士华盖君,但没有遇到。这时他们见到了一个叫孟大融的人,志趣相投,所以李白挥笔给他写下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以前在东海之滨,曾在崂山食用过如紫霞般的仙果。

亲眼见过安期生这位仙人,他吃的枣子大得像西瓜一样。

中年时我曾去拜见汉朝的皇帝,但不太满意就回家了。

青春容颜在春天的光辉中逐渐消逝,如今白发苍苍,这就是我的人生啊。

我所期望的是能够炼成仙丹,然后乘云车飞升天界。

我希望能跟随您到天坛之上,悠闲地和仙人一起打扫落花。

注释

(1)紫霞:也作“落霞”。道士炼吐纳术传说是餐霞饮露以求长生。

(2)安期公:传说琅琊郡隐士,在海边以卖药为生,老而不死,后来得道成仙,被称为“千岁翁”。

(3)汉主:唐朝人避尊者讳,也是为了免祸,讽喻当朝时,常以汉代唐,“汉主”实指“唐朝皇帝”。

(4)惬:快意。

(5)朱颜:年轻时的容颜。

(6)谢:凋谢。

(7)春辉:本意指春天,这里指青年时期。

(8)生涯:生平事业。李白被放归后浪迹天涯,视求仙访道为大业。

(9)金液:丹药。以铅汞所炼,故称金液。

(10)云车:神仙乘坐之车,每出行,有祥云护绕,故称云车。

(11)夫子:指孟大融。其生平事迹不祥,但诗的后二句透露,他和李白一样,也是一位求仙慕道的高士。

全文拼音版

wángshānrénmèngróng
dōnghǎishàngláoshāncānxiá
qīnjiànāngōngshízǎoguā
zhōngniánhànzhǔqièhuánguījiā
zhūyánxièchūnhuībáijiànshēng
suǒjiùjīnfēidēngyúnchē
yuànsuítiāntánshàngxiánxiānrénsǎoluòhuā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寄韬光禅师

〔唐代〕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寄彭民望

〔明代〕李东阳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寄赞上人

〔唐代〕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寄远十一首·其三

〔唐代〕李白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

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

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

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寄徐掌教

〔明代〕王守仁

徐稚今安在,空梁榻久悬。

北门倾盖日,东鲁校文年。

岁月成超忽,风云易变迁。

新诗劳寄我,不愧鸟呜篇。

寄高令

〔宋代〕苏轼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