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白》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唐诗史上"双子星座"的首次文学对话,以五古体式勾勒诗仙风骨。诗中"秋来相顾尚飘蓬"写二人落魄同悲,"未就丹砂愧葛洪"讽求仙虚妄,"痛饮狂歌空度日"绘李白狂态,"飞扬跋扈为谁雄"问出时代迷惘。全诗在40字中完成从同情到规劝的情感递进,语言沉郁而真气回荡,开创了"李杜并称"的文学史叙事,成为盛唐精神衰变的诗意见证。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赠李白》此诗作于天宝四载(745年)秋,杜甫34岁与李白同游齐鲁时。时值李被赐金放还,杜应试落第,诗中"飘蓬"意象直指二人政治失意。作品诞生于盛唐表面繁荣期,其"为谁雄"的诘问,既是对李白命运的叹惋,也暗含对"开天盛世"虚假性的质疑,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风的萌芽。
翻译注释
翻译
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是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
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地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注释
(1)相顾:相视,互看。
(2)飘蓬: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随风飘荡。故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飘忽不定。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
(3)未就:没有成功。
(4)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
(5)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6)狂歌:纵情歌咏。
(7)空:白白地。
(8)飞扬跋扈:不守常规,狂放不羁。此处作褒义词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裴十四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内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赠南岳僧
曾住衡阳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
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
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
今朝惆怅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赠日本歌人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赠歌者
病客多年掩绿尊,今宵为尔一颜醺。
可怜玉树庭花后,又向江都月下闻。
赠薛校书
我有吴趋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
三军论事多引纳,阶前虎士罗干将。
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钱少阳。
眉如松雪齐四皓,调笑可以安储皇。
君能礼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