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侍郎·其二

〔唐代〕李白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洛阳因剧孟,访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

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扶摇应借便,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

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

作品简介

《赠崔侍郎·其二》此诗为李白赠予友人崔侍郎的抒怀之作,展现了盛唐文人豪迈的胸襟与深沉的羁旅之思。全诗以"长剑一杯酒"的侠客意象开篇,奠定慷慨基调;"洛阳因剧孟"四句追忆二人以豪侠剧孟为楷模的交往;"高风摧秀木"暗喻才士遭嫉的处境;"笑吐张仪舌"二句以纵横家张仪、越人庄舄自况,体现诗人"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矛盾;尾联秋夜砧声作结,将豪情化为苍凉。诗中"山岳秀""江海深"的对比、"扶摇借便"的壮怀,均体现李白诗"飘逸多奇"的特质。

翻译注释

翻译

好男儿仗剑行天下,杯酒向天歌。

你就是古时候洛阳人名嘴剧孟,我们对床而宿,话古论今。

以前光知道你身段佼好,玉树临风,今夜谈话以后,才知道你韬略深厚。

此次在长安重新见面,此夜一叙,贵比千金。

你是外交副使臣,我在翰林待诏。

真是秀木出于林,风必摧之。

你今天趁兴坐车来访,真有点雪后访戴的意思,但是,你今天居然进我的门了,没有过门不入。

希望有好风相借,一起扶摇上青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咱们谈笑纵横,不输张仪,但是,情况就点不妙啊,有人捣蛋啊,让我想回老家了。

可怜这美好的明月之夜,秋风传来阵阵捣衣声,怎么不叫人伤心肠断呢?

注释

全文拼音版

zèngcuīshìláng··èr
chángjiànbēijiǔnánérfāngcùnxīn
luòyángyīnmèng访fǎng宿huàxiōngjīn
dànyǎngshānyuèxiùzhījiānghǎishēn
chángānxiéshǒuzàizhòngqiānjīn
jūnnǎiyóuxuānzuǒtāohànlín
gāofēngcuīxiùdànluòjīngqín
huízhōuxìngérláimìngjiàxún
yáoyīngjiè便biàntáoyuànchéngyīn
xiàozhāngshéchóuwèizhuāngyín
shuíliánmíngyuèchángduàntīngqiūzhē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赠柳

〔唐代〕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唐代〕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傥不接,甘与秋草同。

赠阙下裴舍人

〔唐代〕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赠徐干诗

〔两汉〕刘桢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

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

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

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

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

赠郭将军

〔唐代〕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赠清漳明府侄聿

〔唐代〕李白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心和得天真,风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

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长啸一无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过客览行谣,因之颂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