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八首·其八》是李白以农事喻才士命运的沉痛终章。全诗通过“嘉谷隐丰草”的意象,揭示贤才埋没于庸众的普遍困境;“农夫既不异”暗讽执政者良莠不辨,“孤穗安归”道出志士无依的孤独。后四句以“委畴陇”“秋蓬飞”写才士零落的危机感,终以“荐宗庙”的强烈反问,将个人命运与宗庙社稷相联结,在质朴比喻中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政治呐喊。此诗以农事起兴而意蕴深广,完整呈现了李白组诗中“感物兴怀”的创作精髓。
感兴八首·其八
嘉谷隐丰草,草深苗且稀。
农夫既不异,孤穗将安归。
常恐委畴陇,忽与秋蓬飞。
乌得荐宗庙,为君生光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感兴八首·其八》此诗作为组诗收官之作,应完成于李白漫游梁宋时期(约天宝五载,746年)。当时朝政由李林甫把持,大量寒门士子晋升无门。“嘉谷隐丰草”正是“野无遗贤”谎言之下的真实写照;“乌得荐宗庙”的诘问,既包含自身献《大猎赋》未获重用的失意,更寄托对开元初年“光映朝堂”的清明政治的追忆。在个体命运与家国关怀的双重奏中,李白为《感兴八首》画上了悲慨与希冀交织的句点。
翻译注释
翻译
嘉谷被疯长的荒草遮掩,草深而谷苗稀少。
农夫都不想区别草与谷苗,那让孤穗有那里依靠。
常常担心自己委身于荒野,而与秋蓬一道飞腾。
怎么才可以举荐给宗庙,为君王增添光辉。
注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金盏起,为君寿。
感镜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感讽五首·其一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感春四首·其一
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
雨甚犹思吹笛验,风来始悔树幡迟。
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
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感春四首·其三
倚天照海倏然空,脆薄原知不耐风。
忍见化萍随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虫。
到头蝶梦谁真觉,刺耳鹃声恐未终。
苦学挈皋事浇灌,绿阴涕尺种花翁。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一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㘈㘈。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八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