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今日风物景色好,水绿秋山分外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我携带玉壶酌饮美酒,摘取菊花浸入酒中。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地势偏远山上松树石头都很苍古,秋风吹扬弦管音律清切。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看着杯中酒照出我的欢颜,我独自欢笑自饮美酒。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秋风吹落我的帽子,我醉酒于山月下,空自歌咏怀念友人。

注释

(1)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

(2)云景:景物。

(3)流霞:仙人所饮,每饮一杯,数月不饥,见《论衡·道虚》。此指美酒。

(4)搴菊:以手折取菊花。搴,摘取。

(5)泛寒荣:用菊花浸酒。寒荣,犹言寒花,指菊花。

(6)觞:古时的酒杯。

(7)落帽:用孟嘉事。据《晋书》载,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孟嘉醉后,风吹落帽,自己却没有发觉,此举在讲究风度的魏晋时期,有伤大雅,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即兴作答:“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文辞优美,语惊四座。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8)友生:即友人,朋友。

九日拼音版

jiǔ
jīnyúnjǐnghǎoshuǐ绿qiūshānmíng
xiézhuóliúxiáqiānfànhánróng
yuǎnsōngshífēngyángxiánguǎnqīng
kuīshāngzhàohuānyánxiàoháiqīng
luòmàozuìshānyuèkōng怀huáiyǒushēng

作品简介

《九日》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通过描写主人公在重阳节登高独酌的自娱自乐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情,也抒发了诗人怡情自然的旷逸的襟怀。全诗语言朴素清新,风格雄浑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创作背景

《九日》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之重阳日,其时诗人在当涂县(今属安徽)。此诗与《九日龙山饮》语意多同,似为一时之作。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九日和韩魏公

〔宋代〕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次韵王巩

〔宋代〕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九日

〔宋代〕范仲淹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九日登山

〔唐代〕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彷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原州九日

〔明代〕赵时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