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溪公幽居》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诗句讲述杜陵贤士清正廉洁、东溪卜筑终老的淡泊言志,开门见山,提出对象及其品质。接而两诗句借南朝齐诗人谢朓和东晋诗人陶潜的高尚品格喻杜陵贤人,以人喻人,含蓄蕴藉。继而两诗句描绘出一幅鸟儿后院飞翔高歌、飞花落絮送酒的幽静之景,富有画龙点睛之意,突显出诗题中的“幽”字,寓深意其中。末二句讲述杜陵贤士清以持己、廉以待人的性情,首尾照应,强调情感。全诗可分前解与后解。前解清以持己,后解廉以待人,表达了李白对杜陵贤士的敬佩之情,以谢脁、陶潜喻东溪公杜陵贤人,赞赏东溪公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的清廉性情。
题东溪公幽居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天宝二年(743)春及夏,李白多次奉诏侍从游宴,有《宫中行乐词》《清平调词》等应制诗文多首。《题东溪公幽居》诗即作于是年之春。
翻译注释
翻译
杜陵贤士清正廉洁,在东溪筑屋已经多年。
宅地如谢脁一样靠近青山,门垂碧柳,又像那陶潜。
美丽的鸟儿在后院唱着迎春的欢歌,落花伴着酒香在前庭飞旋。
有客到来,就让他开怀一醉,盘中菜肴,只有水精盐。
注释
(1)杜陵:在长安东南二十里。
(2)卜筑:择地建筑。
(3)青山:在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齐时宣城太守谢脁筑室于山南,绝顶有谢公池。唐天宝间改为谢公山。
(4)水晶盐:《金楼子》:“胡中白盐,产于山崖,映日光明如精。胡人以供国厨,名君王盐,亦名玉华盐。”
全文拼音版
题东溪公幽居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题许道宁画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题帕三绝句·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题元丹丘山居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题虬上人房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溟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题情尽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题画竹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崔逸人山亭
药径深红藓,山窗满翠微。
羡君花下酒,蝴蝶梦中飞。
题旅店
晓觉茅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题徐明德墨兰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