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昨天已经登高采菊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酒杯。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菊花在世为何这样受苦,遭遇双重阳采摘的伤悲?
注释
(1)登高:古时有在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2)更:再。
(3)举觞: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4)何太苦:菊花两遇宴饮。两遭采掇,故而言太苦。何:为何,为什么。
(5)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撷,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昨天已经登高采菊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酒杯。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菊花在世为何这样受苦,遭遇双重阳采摘的伤悲?
(1)登高:古时有在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2)更:再。
(3)举觞: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4)何太苦:菊花两遇宴饮。两遭采掇,故而言太苦。何:为何,为什么。
(5)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撷,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前两句说重阳刚登高完毕,小重阳又再来饮酒赏菊。后两句说菊花为何这样命苦,遇到两次重阳,遭到两次采摘。实际是借菊花联想自己遭馋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蕴深远。
《九月十日即事》这首诗是李白在当涂(今安徽当涂)龙山登高之作,时在唐代宗宝应元年(762)秋重阳节后一日,作者已于前一日登过一次龙山,并作了首《九日龙山饮》,这属于第二次登上宴赏,故作者感叹菊花连续两天遭到采摘,联想到自己两入长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创。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
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
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