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大雅那样具有规讽意义的诗歌不见已久,如今我也已衰老,此意向谁陈说呢?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想当初,春秋战国的年代,斯文扫地,文明弃于荆榛与蔓草之中。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诸侯互相吞并,直到强秦统一六国之时,龙争虎鬬,血雨腥风。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雅正之声微弱,只有屈原行吟洞庭湖边,形影憔悴,悲愤欲焚。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汉朝的扬雄与司马相如虽然文章中兴,开荡诗文的源流。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然而政治体制已然改变,政风已经沦落,难有好的诗风。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特别是汉末建安时代以来,诗歌已经走上了绮丽浮华的套路,不足为珍贵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如今圣上要恢复圣古时期尧舜所提倡的清净无为而治,真是天下之大幸福啊。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众多才华之士人现在遇到了清明的君主,正是风云际会,大展宏图之时。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他们正直的品格与粲然的才华交相辉映,就像天上的星星烁烁闪亮。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我的志向就是要如孔子一样,用春秋笔法,除邪扶正,让正义辉映千秋。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希望能像前代圣贤一样完成这一使命,不到获麟那样不合适的时候决不停笔。
注释
(1)大雅:《诗经》之一部分。此代指《诗经》。
(2)作:兴。
(3)吾衰:《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
(4)陈:《礼记·王制》:“命太史陈诗以观民风。”
(5)王风:《诗经·王风》,此亦代指《诗经》。
(6)委蔓草:埋没无闻。此与上句“久不作”意同。
(7)多荆榛:形容形势混乱。
(8)龙虎:指战国群雄。
(9)啖食:吞食,此指吞并。
(10)兵戈:战争。
(11)逮:直到。
(12)正声:雅正的诗风。
(13)骚人:指屈原。
(14)扬马:指汉代文学家扬雄、司马相如。
(15)宪章:本指典章制度,此指诗歌创作的法度、规范。
(16)沦:消亡。
(17)建安:东汉末献帝的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19年),当时文坛作家有三曹、七子等。
(18)绮丽:词采华美。
(19)圣代:此指唐代。
(20)元古:上古,远古。
(21)垂衣:《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意谓无为而治。
(22)清真:朴素自然,与绮丽相对。
(23)属:适逢。
(24)跃鳞:比喻施展才能。
(25)秋旻:秋天的天空。
(26)删述:《尚书序》:“先君孔子……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
(27)希圣:希望达到圣人的境界。
(28)获麟:《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传说孔子修订《春秋》,至此搁笔不复述作。因为他认为骐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不是好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