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兵马》是杜甫创制的"即事名篇"新乐府,以恢弘的史诗笔法记录唐军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转折。全诗四段层层推进:首段(1-8句)以"捷书夜报"的迅捷与"回纥餧肉"的盛况,展现战略反攻的声势;次段(9-16句)通过"成王"(李俶)、郭子仪等功臣的赞颂,构建中兴将相群像;三段(17-24句)以"攀龙附凤"的讽刺与"张公"(张镐)的起用,揭示政治生态的复杂;末段(25-32句)"田家望雨""思妇愁梦"的民生视角与"净洗甲兵"的理想呐喊,将凯旋喜悦升华为对永久和平的呼唤。诗中"青袍白马"(侯景之乱典)的危机隐喻与"河清颂"的盛世书写形成张力,体现杜甫"诗史"的批判深度。
洗兵马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洗兵马》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时九节度使围邺城(安庆绪困守),史思明来援未至。杜甫在"捷书夜报"的乐观中预作此诗,后邺城惨败(三月)使其理想幻灭。诗中"葡萄宫"指唐肃宗借回纥兵之弊,"安巢鸟"喻两京收复后民众返乡。在"净洗甲兵"的浪漫想象背后,是诗人对"万国兵前草木风"(战乱阴影)的清醒认知。
翻译注释
翻译
中兴的将领们收复了山东,捷报昼夜向朝廷传送。
黄河虽广听说一苇便可渡过,胡命危亡就像在破竹之中。
残留一座邺城不几天就可攻下,专任朔方军建立了无限勋功。
京城里尽是骑着汗血马的士兵,回纥兵喂肉在蒲萄宫。
已经欢庆皇威扫清海岱,常常想起御驾经过崆峒。
三年来横笛吹奏《关山月》,在各路大军面前草木都会生风。
成王功劳大了反而更小心,郭相深谋远虑古来很少。
司徒洞察秋毫恰似悬起明镜,尚书气质可与秋天比高。
这二三位豪俊都为时而出,把整顿乾坤救济时世的大事办了。
往东走不再为了想鲈鱼,往南飞看到有安居巢中的禽鸟。
春天又随皇帝来到长安,紫禁城正好烟花飞绕。
太子乘车通宵待发御驾也齐备,鸡鸣问寝到龙楼时正天晓。
攀龙附凤气势无人能比拟,天下变化成那么多侯王。
你们难道不知是依仗皇帝力量?时运来到不该自夸身强。
关中留下了萧丞相,幕下又起用了张子房。
张公一生本来志在四海,身高九尺须眉苍苍。
应召出生恰逢风云际会,扶持危局方知他策划精良。
“青袍白马”的侯景之流还留下什么?国家像后汉东周般欢庆再盛昌。
天地间处处都入贡,奇异的祥瑞争相进送。
不知从哪个国家弄来白环,又说在那些山里得到银瓮。
隐士们不再歌唱《紫芝曲》,诗人们懂得撰写《河清颂》。
农民急切盼望不要干旱,布谷处处鸣叫催促春种。
淇上的健儿赶快归来莫懒散,城南的思妇忧愁多入梦。
哪里能得到壮士引来天河水,洗干净甲兵永远不再使用。
注释
(1)诸将:指广平王李俶、郭子仪等将士。
(2)山东:此指河北一带,华山以东地区。
(3)清昼同:昼夜频传,见得捷报完全可信。
(4)河:指黄河。
(5)一苇过:一芦苇可航,形容官军渡河极易。
(6)胡:指叛将史思明等。
(7)命在破竹中:指叛军之破灭已近在眼前。
(8)祗残:只剩。
(9)邺城:相州,今河南安阳。
(10)独任:只任用。
(11)朔方:指节度使郭子仪的朔方军士。
(12)汗血马:一种产于边地的宝马。
(13)餧:同“喂”。
(14)蒲萄宫:即汉代上林苑,代指唐宣政殿。蒲萄:即“葡萄”
(15)清海岱:就是清除了山东一带的叛军。
(16)仙仗:皇帝的仪仗。
(17)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西。
(18)笛里关山月:笛声里奏着关山月的益调。关山月为汉乐府横吹曲名,为军乐、战歌。
(19)万国:即万方。
(20)草木风:这里有草木皆兵之意。
(21)成王:指太子李俶,收复两京的主帅。
(22)转小:转而变得小心谨慎。
(23)郭相:郭子仪。
(24)司徒:指检校司徒李光弼。
(25)清鉴:识见明察。李光弼治军严,曾预料史思明诈降,终久必反,故说他清鉴悬明镜。
(26)尚书气: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气:气度。
(27)秋天杳:形容如秋空般明朗高远。
(28)二三豪俊:指李俶、郭子仪、李光弼等。
(29)为时出:应运而生。
(30)济时:救济时危。
(31)了:完毕。
(32)东走无复忆鲈鱼:翻用西晋张翰的话,意谓现在不必像张翰那样避乱,可以放心做官了。《世说新语》:“张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羮、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33)南飞觉有安巢鸟:翻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一般人民也有家可归。
(34)冠冕:指上朝的群臣。
(35)入:指进入皇宫。
(36)正耐:正相称。
(37)烟花:指朝贺时点燃的香烟。
(38)鹤禁:太子的车。
(39)凤辇:天子之车。
(40)问寝:问候起居。
(41)龙楼:皇帝住处,此处指唐玄宗的住地。
(42)攀龙附凤:这里指攀附唐肃宗和张淑妃的李辅国等。靠其有拥戴唐肃宗之功,回京后气焰极高。
(43)化为侯王:形容唐肃宗封官之滥。当时肃宗大肆加封跟从唐玄宗入蜀和跟唐肃宗在灵武的扈从之臣。
(44)汝等:斥骂的称呼,指李辅国辈。
(45)蒙帝力:仰仗了皇帝的力量。
(46)时:时运。
(47)夸身强:夸耀自己有什么大本事。
(48)萧丞相:汉代萧何,此指房琯。
(49)张子房:汉代张良,此指张镐。
(50)张公:指张镐。
(51)江海客:指张镐“居身清廉”“不事中要”。
(52)征起:被征召而起来做官。
(53)风云会:风云际会。动乱时明君与贤臣的遇合。
(54)扶颠:扶持国家的颠危。张镐曾预料史思明的诈降。
(55)青袍白马:把安史之乱喻梁武帝时的侯景之乱。侯景作乱,部下皆骑自马,穿青衣。
(56)更何有:是说不难平定。
(57)后汉今周:用周、汉中兴之主汉光武帝和周宣王比拟唐肃宗。
(58)再昌:中兴。
(59)寸地尺天:指全国各地。
(60)白环:传说中西王母朝虞舜时献的宝物。
(61)银瓮:银质盛酒器。
(62)紫芝曲:秦末号称”四皓“的四隐士所作。
(63)解:懂得。
(64)河清颂:即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鲍照所作《河清颂》。
(65)望望:望了又望。当时正遇春旱,农民盼雨。
(66)淇上健儿:指围攻邺城的士卒。淇,淇水,在邺城附近。
(67)城南思妇:泛指将士的妻子。
(68)天河:即银河。
(69)洗甲兵:传说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在燕京作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
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
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啰唝曲六首·其二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独往
同伴都分手,麻鞋独入林。
一年五变姓,十字九椎心。
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宴清都·秋感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凝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吟鞭又指孤店。对玉露金风送晚。恨自古、才子佳人,此景此情多感。
吴王故苑,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区区去程何限。倩片纸、丁宁过雁。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初赴明州
四征惟是欠东征,行李如今忽四明。
海接三韩诸岛近,江分七堰两潮平。
拟将宽大来宣诏,先趁清和去劝耕。
顶踵国恩元未报,驱驰何敢叹劳生。
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思量要栽黄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