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三首·其三》此诗是李白《少年行三首》中的第三首,以豪放铺张的笔法刻画唐代游侠少年的恣意人生。开篇以“君不见”领起,描绘少年白日射猎、夜赌百万的豪纵生活;“报仇千里”显其侠气,“绮罗装束”“兰蕙相随”写其风流;后文以“黄金栽桃李”喻仗义疏财,以“王侯平交”显其傲骨。末段直抒胸臆,批判儒生迂腐,强调及时行乐、追求现世富贵,体现李白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盛唐侠文化的张扬。全诗气势奔放,语言瑰丽,兼具乐府民歌的酣畅与浪漫主义的狂想。
少年行三首·其三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兰蕙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君子您难道看不见,淮南游侠的少年郎,白天游猎晚上掷骰。
他们玩博戏一日,散尽百万也不惋惜,报仇就算要行千里之远也觉得近在咫尺。
少年游侠,他们喜好的只是交往经过,浑身上下装束华贵,遍身绮罗。
他们身边常有美女香花为伴,常光顾风月场所,他们所去之处皆是笙歌飘飞。
他们看起来虽然骄纵但其实却很谦和,与他们结交的人都是高人侠士。
自己的好鞍好马都送给友人,遇见相投之人散尽千金也不觉可惜。
对知己绝对是一片赤诚,为了结交朋友,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交朋友以来,已经过了无数个春天,每次朋友走后,又会结交新的朋友。
他们散尽千金,年年如此,所以结交了很多朋友,府县官吏都是他们的门下客,王侯都与他们平起平坐。
男儿生来就应该享尽人生的欢乐,何必要读书遭受贫穷和疾病?
男儿生来就应该豪气冲天,而不是为了遵守节操而甘愿在风尘中奔波。
衣服上的一半是征战时穿的,而穷困的读书人则像是在山林泉水中游荡的百姓。
尽管树木的枝干长到百丈之高,但不如当代人们之间的频繁交往。
尽管婚姻关系可以连接至帝城,但不如自己亲自建立功业,获得簪缨之贵。
尽情享用眼前的荣华富贵,何必贪图身后的声名呢?
注释
(1)淮南:淮河以南地区。西汉淮南国的淮南城。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
(2)游侠客:游荡任侠的侠客。
(3)球猎:玩球打猎。
(4)拥掷:拥众聚会和掷骰子。群聚以掷骰赌博。
(5)呼卢: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共有五子,五子全黑的叫“卢”,得头彩。掷子时高声喊叫,希望得全黑,称“呼卢”。
(6)不惜:不吝惜。
(7)好:喜好。
(8)经过:交往。
(9)装束:衣着打扮。
(10)绮罗:轻透多彩的华贵衣服。绮:有皱纹和彩色的丝织品。罗:轻柔有稀孔的丝织品。
(11)骄矜:骄傲自矜,傲慢自大。
(12)乞与:给予。
(13)旋:漫然,随意。
(14)沽酒:买酒。
(15)桃李栽:这里指的是交朋友。
(16)栽桃李:这里指的是交朋友。
(17)徇:又作“读”。
(18)徇:又作“读”。
(19)浪作:使作。
(20)遮莫:尽管,任凭。
(21)簪缨:古代时达官贵人的冠饰,这里指仕宦高官。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少年游·重阳过后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少年行四首·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少年游·戏平甫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匆匆归去,今夜泊前溪。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少年行四首·其一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少年行
射飞夸侍猎,行乐爱联镳。
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
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调。
日晚春风里,衣香满路飘。
少年行四首·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少年行三首·其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三首·其一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