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山水禅意诗。此诗以游寺为题,融合佛道意象与自然奇观,展现超逸尘俗之境。开篇“化城若化出”四句以神话笔法描绘化城寺如天宫楼台幻化而成,凸显其空灵神秘;“升公”六句赞僧升公高洁辩才与济世之德,“青莲出尘埃”喻佛法清净;中段“闲居清风亭”以下转写清风亭避暑品茗之雅趣,“飞文洒落”暗喻诗文挥洒如天象奔涌;末段借“道林室”(支遁)、“陶潜杯”典故,抒写儒释道融通的旷达,终以“劫石成灰”的佛家语收束,喻欢宴虽短而禅意永恒。全诗想象瑰丽,语言奔放,典型体现李白诗风的仙逸之气。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徘徊。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此诗作于李白晚年(约公元753年)漫游当涂(今安徽马鞍山)时期。时李白应族叔李阳冰(当涂县令)之邀同游化城寺。化城寺为当地名刹,升公或为住持高僧。诗中“海上云”“飞空楼台”等意象受佛教《法华经》“化城”典故启发,暗含诗人历经仕途挫败后对宗教慰藉的向往;“举陶潜杯”则流露归隐之思。全诗在山水禅境中寄寓超脱现实之苦闷,反映李白晚年思想中佛道色彩的深化。
翻译注释
翻译
化城寺像是佛法化成,金榜高悬有如天宫顿开。
我怀疑它是海上的云气,飞至空中结成了楼台。
这湖上惟升公独秀,粲然微笑具有善辨之才。
一心助人而不利己,立身俗世却没有疑忌的心怀。
清净如水中之月,又如洁净的青莲不染尘埃。
闲散之人独居于清风亭中,左右清风为之徐徐吹来。
暑热之时又居于广大的化城寺殿中,灼热的太阳也只能殿外徘徊。
今天你茗茶小酌款待幽客,珍贵的盘子上盛满了雕梅。
你行文如飞何其洒落,自然界的万物都可被你的文思驭来。
族叔弹鸣琴而当涂治,德政之声响如云天之雷。
虽然时时寄迹于佛门,也仍像陶渊明一样饮酒举杯。
古制的清商之曲传于诸天,长松在风中的声音却是怨哀。
留下的欢乐若可止尽,磐石在劫难中也就变成了尘埃。
注释
(1)嫌猜:疑忌。
(2)青莲:梵语优缶本罗花之意译。此花清静香洁,不染纤尘。
(3)左右:《文苑英华》作右左。当暑,《文苑英华》作当署。误。
(4)徘徊:全唐诗本作裴回。
(5)洒落:潇洒脱俗。
(6)劫石:佛示劫量之长,以天衣拂石为喻,因而谓之磐石劫。劫:佛家术语,梵语劫簸之略。劫灰,劫烧时之灰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
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
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
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
何补参军乏,欢娱到薄躬。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
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
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
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
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
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
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
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九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二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