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你是何处的名僧来到水西山,乘着扁舟而赏月,宿于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天亮时分与我只别去上山,手持禅仗去攀登山中蹬道。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向上腾起身体顿觉离天很近,抬足向回而视只见众多的山岭很低很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戏谑放浪哪里肯居支遁之下,风流俊赏与远公慧远而齐名。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你我此番别离何日才能相见,相思难眠唯听得猿声阵阵。
注释
(1)水西:即水西山,在泾县西五里。
(2)舟:一作“杯”。
(3)泾溪:水西山下临泾溪。
(4)平明:天明,天亮。
(5)金策:即锡杖,杖高与眉齐,头有锡环,又叫声杖、鸣杖。
(6)云梯:指的是山上的磴道。因远观登山,如登梯而上,高入云中,故云“踏云梯”。
(7)腾身:跃身。
(8)三天:佛教称色界、欲界、无色界为三天。这里泛指高空。
(9)支遁:东晋高僧,精通《庄子》和《维摩经》,常与当时名士殷浩、郗超交往。为人放浪不羁,善谈玄理。《世说新语》载:“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
(10)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为净土宗初祖。博综六艺,尤善老庄,曾与陶渊明等名士三十多人结莲社,谈玄论道,吟诗作赋,颇有风流名士风度,为后代文人所赞赏。事见慧皎《高僧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