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品简介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是唐代流传最广的思乡诗,以天然口语构筑永恒意境。诗中"床前明月光"写视觉直感,"疑是地上霜"生刹那错觉,"举头望明月"完成空间转换,"低头思故乡"直抒胸臆。全诗语言纯净如白话却意蕴无穷,通过"抬头—低头"的简单动作,将宇宙意象与人间情感自然链接,展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的艺术境界,成为中华文化中思乡情感的经典符号。

创作背景

《静夜思》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26岁漫游扬州时。青年诗人初离蜀地,病旅扬州的孤独中,寻常月夜触发乡愁。作品诞生于盛唐文化开放期,其脱口而出的天籁之美,既保留乐府民歌的质朴,又蕴含文人诗的凝练,反映了唐代诗歌雅俗共赏的特质。这首看似即兴的小诗,实为李白"天才英丽"的浓缩体现。

翻译注释

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

(1)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2)床:此字意思多有异议,今传五种说法。一说指井台;一说指井栏;一说是“窗”的通假字;一说坐卧的器具。此文本义,指胡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马扎”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全文拼音版

jìng
chuángqiánmíngyuèguāngshìshàngshuāng
tóuwàngmíngyuètóuxiāng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相关推荐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