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

〔先秦〕荀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注释

(1)跬: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

(2)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3)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4)骐骥:骏马,千里马。

(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6)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7)锲:用刀雕刻。

(8)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不积跬步拼音版

kuǐ
kuǐzhìqiānxiǎoliúchéngjiānghǎiyuènéngshíshíjiàgōngzàishěqièérshězhīxiǔzhéqièérshějīnshílòu

作者介绍

荀子(313—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集大成者,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与“礼法”教化的重要性,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一书,文章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对后世儒学及法家思想影响深远。

相关诗文

不遇咏

〔唐代〕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不见

〔唐代〕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不识自家

〔先秦〕佚名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

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

愚者曰:“无履,非吾室。”

妻曰:“汝何以不识吾?”

愚者审视之,乃悟。

不寝

〔唐代〕杜牧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

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不谓帖

〔魏晋〕王献之

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政坐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